第12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2015全国两会

第03版
2015全国两会
 
标题导航
她有“最好的”骨髓但没钱
赶作业,学生“挤破”图书馆大门
店里生意差赶集卖鞭炮
没钱还房贷连抢独行女
2015年03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她有“最好的”骨髓但没钱
  葛玉莹和女儿。(由葛玉莹提供)



女儿患白血病丈夫捐髓失败,葛玉莹想再次捐献
  近日,奎文区的赵伟琴向记者求助,希望家乡媒体能帮帮她远嫁的好友葛玉莹,葛玉莹的丈夫为患白血病的女儿捐骨髓失败后,她决定为女儿再捐骨髓。然而50多万元手术费用难倒了一家人。2月26日,记者采访得知,葛玉莹每天跑步锻炼,希望把最好的骨髓捐给女儿。
从小失去双亲,又遭遇女儿患病
  2月26日,记者联系到了远在济宁的葛玉莹,电话那头葛玉莹正在哄女儿吃饭。记者听到一个小女孩弱弱地叫了声“妈妈”,葛玉莹柔声哄着:“多吃点,多吃才能不生病了。”言语之中满是温情。
  葛玉莹告诉记者,她今年29岁,娘家在安丘市景芝镇葛家彭旺村,她很小时父母便离世,只留下她与姐姐相依为命。2010年,她与丈夫郭德志结婚后就一直在丈夫的老家济宁市邹城唐村镇秦官村生活。2012年,女儿郭雨轩出生。然而,2014年3月,本以为是营养不良带女儿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女儿的白细胞数量高出正常人几十倍,辗转多家医院后,最终在北京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丈夫捐髓失败,全家陷入了绝望
  为了在北京给女儿治病,郭德志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葛玉莹的婆婆不放心也到了北京帮忙照顾。2014年9月,医生告诉葛玉莹,如果想要彻底治好孩子的病,只能给孩子做骨髓移植。幸运的是,葛玉莹和丈夫与女儿的骨髓配型都成功了。“他觉得他身体比我好,而且我还要在无菌仓内照顾孩子,所以他坚持他来捐献骨髓。”葛玉莹低声说。
  郭德志说:“为了孩子,根本就不觉得害怕,任何人都会这样。”
  然而,让葛玉莹没有想到的是,丈夫骨髓捐献没有成功,这个打击比最初得知女儿得了白血病更加沉重。“最初知道孩子得了病难受,但是还是满怀希望。捐了骨髓却不成功,当时真的是绝望。”葛玉莹说,哭过之后,她决定为女儿捐献骨髓。
每天跑步锻炼,体重增了20多斤
  葛玉莹说,医生说过,两次骨髓手术的时间至少相隔半年,否则孩子身体无法承受。所以,女儿再次手术最早也要等到今年四五月份。
  在做了要给女儿捐献骨髓的决定后,葛玉莹在当地医院对身体做了一次检查,查出有严重贫血的情况。葛玉莹说,自己从小也是一直不爱吃饭,所以一米七的个头却不足110斤重。为了把最好的骨髓捐献给女儿,葛玉莹开始每顿饭加大营养,即便没有胃口也强迫自己吃饭,一个月下来,葛玉莹的体重涨到了130多斤。为了锻炼身体,她如今每天凌晨5时许便开始跑步,一直跑到7时许。
花费巨大,盼好心人伸援手
  孩子生病后,让这个原本清贫的家庭压力变得更大。郭德志的父亲已去世,母亲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干不了重活,夫妻俩专心照顾孩子,也没有时间工作赚钱。
  葛玉莹说,之前为了给孩子看病,已经花了50多万元,其中5万元是他们的积蓄,还有5万元是婆婆的养老钱,剩余的40多万元都是东拼西凑借的。如今能借的朋友亲戚已经借了个遍,不知如何再筹手术费用。
  医生告诉葛玉莹,再次手术还要准备至少50万元。葛玉莹说,他们已经做好了移植准备,但因为没钱可能无法尽早再次实施手术。“如果有好心人,愿意帮帮我们,救救我的孩子,我先谢谢他们了。”葛玉莹哽咽着说。
       本报记者 李楠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