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讯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我市高考报名八万余人
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国际追逃行动我省15人归案
农村信息入户明年全国试点
小额冠名基金已达515万元
我市打造两级地理信息平台
“男子暴打男童”背后不只冷漠
2015年05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男子暴打男童”背后不只冷漠



  □ 龙敏飞

  5月7日上午,有网友曝光一则“男子殴打扫地男童”的视频。视频显示,一小男孩事发前正拿着扫把和簸箕在一处餐馆门前的人行道上扫地。几秒后,打人男子从远处出现,接近小男孩时便上脚飞踹,然后用脚猛踏小孩上半身及头部数十下,接着又先后用扫把和簸箕继续猛打。期间,路过市民对此不理不睬。 (本报今日A22版)
  这一幕似曾相识,2011年10月13日,在广东佛山2岁的小悦悦相继被两车辗压,18名路人都选择了视而不见。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悲剧也总是重复上演,这不仅拷问世道人心,更拷问制度设置。为何悲剧一再上演?为何冷漠如影随形?
  以此事为例,的确有太多的未竞之问。首要一点便是,在男子暴打男童的过程中,市民为何不理不睬?是怕被讹了,还是一以贯之的冷漠感?无论怎样,当如此残忍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眼前时,这些人能做到无动于衷就很可怕,这意味着他们已经丧失了最起码的怜悯感。
  另一个值得拷问的细节是,在男子暴打男童当天,这名男子还对一名57岁的女子进行了殴打,导致该女子髌骨骨折。既然有“前科”了,为何相关部门或机构没有立即对这名男子进行跟踪,如鉴定其有无精神病,其自由行动会不会给他人带来危害,要不要采取必要措施……这一系列的动作,应该是面对公共安全最起码的应急机制,如果当地有这样的作为,相信“暴打男童”的这一幕便不会出现。
  当“男子暴打男童”一事发生之后,涉事男子才被送去精神鉴定,无疑有些太迟。毕竟,男童不是这名男子暴打的第一个人,倘若没有视频曝光,引发社会热议,恐怕如今这名男子还在为非作歹,甚至已经伤害到第三人、第四人……乃至第N人了。
  可以说,“男子暴打男童”事件背后,的确有人性冷漠的一面,但更多的还是一些政府部门与机构对公共安全缺乏必要的敬畏感。此事像一个放大镜,将背后的人心冷漠与制度设置的弊端再次呈现。这同时也是一种警示,即政府部门在面对公共安全时,应有“任何事情都是大事”的意识与观念,唯有如此,类似“男子暴打男童”的恶性事件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