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鲜活食品价格下降影响,4月份CPI环比下降0.2% |
未来几个月,物价难以大幅抬升 |
|
|
5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1.5%,较此前一月同比涨幅抬升0.1个百分点。 业内分析认为,未来几个月,CPI可能继续小幅回升,但仍将保持在较低水平运行。 “4月份CPI环比略有下降,主要是受鲜活食品价格下降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数据时说。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4月份国内鲜果和鲜菜大量上市,蛋、水产品和猪肉供应充足,价格分别环比下降3.5%、3.2%、5.6%、1.1%和0.8%,五项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超过了环比总降幅。 不过由于临近“五一”假日,4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略有上涨。涨幅居前的包括飞机票、旅行社收费价格分别上涨7.4%和1.4%,服装价格上涨0.5%。 从同比数据看,4月份CPI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六涨二降。余秋梅说,受去年同月基数较低影响,4月部分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有所扩大,例如猪肉和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8.3%和7.2%,涨幅分别比3月份扩大6.3和6.8个百分点。 此外,4月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也受到翘尾因素变化的影响。据测算,在4月份1.5%的CPI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因素约为0.7个百分点,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0.8个百分点,比3月份上升了约0.3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学智表示,近期外部通缩压力出现缓解迹象,从国内看不具备大幅抬升物价水平的货币条件,考虑到二、三季度CPI翘尾因素抬升,预计近期CPI同比可能小幅反弹,但幅度有限。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