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军荣
5月7日,@湖北高速交警官方微博接到一条特殊的微博举报,一位女网友举报自己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接打电话。交警经调查,证实被举报人和举报人确实是父女关系,其父承认接打电话的违法事实。警方对被举报的父亲依法进行教育处理,对举报交通违法的女儿按照规定进行了100元奖励。 (5月9日《楚天都市报》) 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貌似无情,实则温暖,这是为父亲的生命安全着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女儿的举报是值得点赞的,被网友称为“中国好闺女”,也是名副其实的。 时下,开车打电话、发短信或发微信现象越发普遍,可此举危害性极大:一是分散驾驶人注意力,打电话时,人脑反应比酒驾还要慢30%,大大削弱了驾驶人的应变能力;二是驾车打电话导致交通事故风险比通常高4倍,很多致命交通事故是因驾驶人注意力不集中所致;三是会影响其他车辆的通行效率,加剧路面车辆拥堵。 父亲开车打电话,女儿向交警举报,这恐怕只能是个别现象。毕竟,女儿举报父亲,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再者,如果一家人开车都是如此,又有谁会选择“大义灭亲”?因此,交警部门真正需要做的,一是加大惩罚力度。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禁止开车打电话。英国的法律规定,开车打电话一旦被发现,最高可判司机入狱两年;在新加坡,对开车打电话的初犯者最高罚款1000新元、监禁6个月,对再犯者最高罚款2000新元、监禁1年。对比之下,我们也应该增加惩罚力度。二是要落实到位,不能将法律束之高阁。 开车打电话绝不是什么小事,其严重危害到公众生命安全,因此,要像严抓醉驾一样抓开车打电话,这就需要进一步将处罚开车打电话细化,做到制度化,还要通过民意程序,让公众能够接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