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老板千万银行存款莫名“失踪” |
石家庄工行建南支行多名储户遭殃,多由同一工作人员办理高息存款业务 |
|
河北省石家庄市民王丽日前突然得知,自己在工商银行建南支行的千万存款只剩下了124元。初步统计,还有几十名储户存款遭遇莫名“失踪”,涉及金额达数千万元人民币。目前警方已立案侦查。
储户 千万存款剩百元 18日上午,王丽告诉记者,从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短短8个月间,她在工商银行建南支行陆续存入了1080万元人民币,而在今年5月7日,她突然得知,自己的千万存款只剩下了124元。 “那是我经商20多年的全部心血啊。”谈起自己的遭遇,王丽欲哭无泪。她告诉记者,自己在石家庄经商,因业务需要,在公司附近的一家工商银行营业网点开了户。“从2014年初开始,这家工商银行营业网点的一名负责人梁某就开始向我推荐,说是工商银行有一项高息揽储业务,一年的定期存款可以拿到10%的年息。”考虑到对方是工商银行正式职工的身份,她最终同意办理这项业务。 据王丽回忆,第一次存款时,梁某把她带到了建南支行,在门口和建南支行的一名员工范某进行了简单交接。王丽在范某的指引下,办理了定期存款业务,并按范某的要求办理了U盾并设置了密码。 王丽介绍,在2014年3月份办理第一笔100万元存款业务后第二天,她确实收到了10万元“利息”。此后的8个月里,她分多次陆续向该银行卡存入了1080万元。 据王丽提供的她和梁某的录音显示,当她办理此项业务的存款达到300万元时,也曾产生了担忧,但梁某不断用“没事”、“办了好几笔”、“做这项业务不是一次两次了”来打消王丽的疑虑。 疑惑 U盾号码不一致 王丽告诉记者,发现存款“失踪”后,她才在建南支行行长的指点下,发现自己手持的U盾号码与存单上的U盾号码不一致。 “这怎么可能呢?U盾我从银行柜员手中拿到后,一直都是自己保管。”王丽称,不仅自己从来没用过,U盾也从来没让其他人看过。“银行柜员出的单子,让我签字,我出于对银行的信任就在上面签字了,要不是他们行长说上面有U盾号,我到现在都不知道U盾还有编号,更不要说签字前一一核对了。”王丽称。 和王丽的遭遇几乎一样,从2014年3月开始,石家庄市民田某、韩某、蒋某也都是在得到年息10%的高息承诺后,才来到建南支行存款。田某存款606.5万元,韩某和蒋某分别存款100万元。 韩某称发现存款“失踪”后,他同样被银行员工告知他手中的U盾是假的。蒋某和韩某表示,他们从未向外人透露过相关密码。韩某称,为他们办理存款业务的均是建南支行客户经理范某。 让这些储户最不能理解的是,即使手中的U盾是假的,但是网银密码和U盾密码他们从未告诉任何人,存款是如何转走的呢?是不是工商银行的网银系统不安全呢? 银行 范某是正式职工 18日上午,对于众多储户的怀疑,记者来到工商银行石家庄建南支行。自称是建南支行网点负责人的冯先生告诉记者,为王丽等储户办理存款业务的范某是该行正式职工,但是她暂时不在银行,有关情况可咨询中国工商银行石家庄市分行,详情他不便透露。 律师 银行应承担责任 针对此事,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律师齐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这些储户所述无误,工商银行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齐胜称,第一,储户在工商银行办理定期存款业务后,储户与工商银行之间形成了一种储蓄合同的法律关系。工商银行对储户存款的安全有法定监管义务。第二,根据储户陈述,工商银行工作人员的行为是代表银行的职务行为,银行不能因为工作人员个人的行为推脱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据《北京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