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讯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你好 潍坊
 
标题导航
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我市电商孵化器开门纳客除享受减免房租政策,还能优先申请“火柴基金”
老师摔手机,管教不能太任性
中央机关选拔400名公务员
5家民营银行拿到“通行证”
山东零售50强我市占了4席
5月蔬菜价格多数“低头”了
2015年05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师摔手机,管教不能太任性



    □ 玫昆仑
  25日晚自习,北大附中武汉为明高中高二某班,老师搜出3部手机后当场摔碎。对于这一“严打”行动,学生们大都觉得有点过头。   (5月27日《楚天都市报》)
  老师搜查学生手机,当众摔烂3部手机,乍一看,这是在爱学生,以免学生玩手机而误了学业,却违背了最基本的法律常识和教育学生的道理。
  一方面手机是学生的私有财产,老师可以依照校规暂时没收学生的手机,进行妥善保管。而今,将学生手机摔烂是故意损坏私人财物的行为,理应赔偿。
  另一方面摔烂手机好像能对学生产生威慑力,实则是一种教育暴力行为,让学生觉得这样的老师“凶神恶煞”,缺乏应有的亲和力,使学生想起都感到害怕。显然,这种简单、过激的行为,对学生是一种伤害。特别是这种行为会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容易在学生脑海里留下“粗暴解决问题”的处事态度与做法。
  用手机上网、打游戏,荒废学业,这种学生肯定有,但不是大多数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不在于手机本身,而在于学生本人。对此,老师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而应该因人制宜地进行合理的教育与循循引导,规定学生什么时候可使用手机,什么时候不能使用手机,也可对违规者进行处罚,但决不能摔烂学生手机。
  学校的宗旨是教书育人,教育学生首先要爱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引导永远胜于强制。否则,采取暴力手段教育学生,让学生“伤不起”。
  师生之间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老师依照校规管理学生,是正常的工作行为,但是这种行为必须合法,且不违法,不能太任性。因而,对学生玩手机,一般情况下,老师应该进行提醒、劝告、或通过家长共同教育;即使没收学生手机也不能摔烂,否则,自己要承担侵权责任且不说,还会增加学生对老师的憎恨,这是教育的失败,理应三思。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