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讯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何时给募捐加上“安全网”
我市成立首家街道“大工委”
证监会“亮招”两融不限130%
我市向大公报赠送铜艺雕塑
新国家安全法公布施行
2015年07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何时给募捐加上“安全网”



    □李帆
  6月初,一家爱心企业了解到河北景县有个孤儿院——中华蓝天儿童村,出资50万元成立爱心基金。6月25日,爱心企业成立了爱心基金,并举行募捐活动。然而,孤儿院的21名孤儿中只有一名是真孤儿,其余的都是该孤儿院花钱雇来的假孤儿。
    (7月1日《大河报》)
  大大小小的募捐活动时有发生,不少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向社会奉献着自己的爱心。然而,当他们得知那些楚楚可怜的孤儿们大多是“骗子”时,不知内心该有多么酸楚。
  面对街头抱着箱子的募捐者,民众似乎只能凭感觉鉴别真伪。只要募捐打着爱心组织或政府批准等旗号,大部分民众不会加以质疑。
  一些骗捐者正是钻了这个空子,才能“屡试不爽”地坑骗爱心。正如景县的这家孤儿院,宣称中华蓝天儿童村是一家由民政部门批准的民间机构,隶属河北省困境儿童救助保护联谊会。戴上这两个“光环”后,还有几人能躲得过他们的坑蒙拐骗?
  对于募捐活动,民众难辨真假,监管部门为何玩起了“躲猫猫”?
  在香港,所有的募捐活动都必须是备案和审批的,不能想募集就募集,审批之后的募捐还需要派专员监督。而在内地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地震了,街头到处是抱着募捐箱奔走呼告的人;遇到困难群众,各种义卖、募捐活动层出不穷。可是,民众没有“火眼金睛”,能辨别出其中的真伪吗?
  因此,监管部门该为募捐活动加上一道“安全网”,若有备案和审批,爱心人士也就不用担心掉进坑里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