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到一周,火灾补偿金送上门 |
昌乐郑乐成成为我市首名民生综合保险工程受益者 |
|
本报讯 7月5日,昌乐县鄌郚镇郑家庄村村民郑乐成家里因用电线路超负荷引发了火灾,造成了近5万元的经济损失,生活顿时陷入了困难。昌乐县民政局得到消息后,马上启动了民生综合保险理赔程序,保险公司赶往现场查明火灾原因和损失情况后,11日就把5200元的火灾救助补偿金送到了郑乐成的家中,郑乐成成为我市首名遭遇不幸受灾后受益于民生综合保险工程的市民。
郑乐成说:“一把火几乎烧光了家里所有的东西,全家人都很心疼,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没想到有这样的保险,还能赔偿这么多钱。有了这些钱,我们一家人能很好的安置一下了。”
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民生综合保险工程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将保险业引入灾害救助领域,发挥商业保险的风险转移、分担和损失补偿作用,建立市场化的灾害、事故补偿机制,协助政府及时妥善处理各种重大灾害事故,建立政府救助、保险保障、社会救济、自救互救“四位一体”的自然灾害救助新机制。它主要针对本行政区域户籍居民及其住房遭受风灾(含风暴潮)、暴雨、暴雪、冰雹、雷击、洪水、泥石流、突发性滑坡等自然灾害,家庭火灾、爆炸、煤气(液化气、天然气)中毒、触电等事故灾害,溺亡、飞行物及其空中运行物坠落意外伤害,以及不受户籍限制的在本行政区域内参加抢险救灾人员受到人身伤害的四类灾害事故。
政府为每人投入几元钱,居民即可享受最高赔付额达十多万元的保险保障。实现了小投入保障大民生,政府以较小投入,将所有群众纳入灾害事故保障范围,能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因灾致贫”问题。借助市场的力量大幅提高灾害救助效率和效果,是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既保障了灾民合法权益,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目前,潍坊市正在总结试点经验,加快研究制定全市民生综合保险工作方案,确保2年内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全覆盖。
(记者 孙永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