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讯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管道故障致临时限水
不到一周,火灾补偿金送上门
年底大病保险覆盖基本医保
10月底前完成电信资费调整
诉调对接中心正式升级运行
桶装水监管别再“放水”了
2015年07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桶装水监管别再“放水”了



  □ 李帆

  近日,记者对潍城区望留街道的多个村庄进行了暗访,发现无手续经营、桶装水贴牌等现象非常普遍,不少村民自打水井,私自灌装桶装水向外出售。一桶在市面上卖到七八元钱的桶装水,成本可能只需要8毛钱。
      (本报今日A4版)
  顾客饮用桶装水,看重的是包装上标榜的“纯净”二字,谁曾想,花钱买来的“纯净水”竟是未经过任何过滤、净化处理的“纯天然”井水。
  在望留街道,灌装桶装水的村民不是一户两户,随便打个井就能源源不断地灌出桶装水,并畅通无阻地流进顾客口中。
  顾客不是专家,面对同样“清澈”的桶装水,看不出隐藏在背后的猫腻和安全隐患,辨别“李鬼”的任务理应由监管部门来完成。
  从生产到流通,哪怕有一道关卡关紧大门,私灌的桶装水也不至于如此“肆虐”,然而,这些关卡都去哪了?
  监管一旦有短板,个别生产企业和经营者就会心存不轨,贪图小利而明目张胆生产问题桶装水,逐渐形成行业潜规则,连灌装问题桶装水的“老板”都觉得理所应当,毫无“做贼心虚”的畏惧。
  在水污染与水短缺的现实面前,桶装水的质量更是关乎社会稳定与健康安全。监管不在源头下工夫,难道要等到出事后才一拥而上?
  一个共识越来越清晰:若没有严格的标准与执行,桶装水在储藏、经营、配送等环节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全程都睁大眼睛,盯紧每一个生产流通环节。只有职能监管专业一点、尽心一点,桶装水安全就不至于横加一个“水患”。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