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0余万用户可以“一卡在手,畅行全国” ETC系统是指我国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系统,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不需停车、自动缴纳通行费,实现高速公路通行费非现金便捷支付功能。 据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28日从交通运输部ETC电视电话会上获悉,我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已经实现全国联网,2100余万ETC用户可以一卡畅行全国。 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介绍,目前全国累计建成ETC专用车道1.2万余条、5万余条人工刷卡(MTC)车道,ETC用户约2171.5万;建成自营服务网点1100多个,合作代理网点约1.6万个,各类服务终端约2.7万个。 杨传堂表示,我国公路网已进入“网络化运行”的关键阶段。到2015年底,将建立全国ETC联网运营管理机制,客车ETC使用率不低于25%,非现金支付使用率达到20%;建成较为完善的ETC基础设施网络,建立统一规范的ETC客服体系,客服网点覆盖到县(区)级行政区,用户服务更加便捷。 联网带来哪些好处 1 通行能力骤增 经交通部门实际测算,安装了ETC装置的汽车通过收费站平均时间由14秒降低到3秒,1条ETC车道的通行能力相当于5条人工收费车道。采用ETC可有效减少因停车收费造成的延误及拥挤,提高高速公路收费效率、车辆运行效率。 目前,开通ETC功能的收费站拥堵现象已大幅减少,随着用户量持续增长,实际效果将越来越显著。在部分主线收费站,高峰时段ETC交易量占比已超过30%,极大缓解了收费站区的拥堵现象。随着用户量的持续增长,实际效果将越来越显著,可极大程度解决收费站拥堵、节约出行时间。 2 能源消耗大减 实验证明,使用ETC使车辆减少了因排队而频繁启动、刹车的次数。平均每辆车通过ETC车道比通过人工收费车道的油耗节省量为0.0314升/车次,CH化合物排放量降低约0.7克/车次,CO化合物排放量降低4.7克/车次,NO化合物排放量降低0.3克/车次。 据此估算,我国ETC耗油节省量约为6500万升,平均每年能源节约效益约为4.3亿元;以目前交易量预估每年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建设费用可节约1.5亿元。 通行效率提高,减少了人工收费车道设置,从而节省了土地征用成本、收费站建设成本等,可节约近87%的收费站扩建费用和约20%的人工与服务成本。
3 余卡尽快注销 为方便广大ETC用户的通行顺畅,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提示,应严格遵守“一车一标签一卡”的规定,确保车辆上只安装一套电子标签和非现金支付卡。 用户需保留唯一发行方的电子标签和非现金支付卡,将多余的电子标签和非现金支付卡分离放置且不随车携带,并尽快到相应省市发行网点注销,以免在联网后被重复扣款、无法正常通行,给出行造成不便。另外,非经常使用电子标签和非现金支付卡在联网后将统一做禁用处理。 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说,ETC系统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初步显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