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支付系统一期正式上线运行 随着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需求迅速增长,对金融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10月8日,中国金融中心上海,随着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一期正式上线运行,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建设的、为全球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结算服务的支付清算体系,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七个年头初步建立起来。 意义 国际化征程必然要求 清算系统是银行资金流动的通道与枢纽,国际化的货币离不开便捷的全球清算网络。此前我国已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商业银行,无论采用何种模式,由于没有自建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均采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网络完成跨境人民币支付和结算。 随着2009年开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国际化征程启动。人民币目前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和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这必然要求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 “之前的人民币跨境结算既可通过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清算银行进行,也可使用中国的代理银行,但汇款代码差异和语言障碍严重减缓了这两种操作的速度。”中信银行国际金融问题专家刘维明说。 曾参与CIPS系统规划、设计和初期建设的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形象地比喻道,人民币国际化将在CIPS这条“高速公路”上,进入飞奔时期。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建立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人民币跨境使用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相当于通过一条‘支付高速公路’将全球人民币使用者联结起来。”汇丰大中华区行政总裁黄碧娟说,“随着CIPS的建立,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支付效率也会进一步提升,全球范围对人民币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随之而增加,将带动更多包括外汇、债券在内的人民币金融创新。” 计划 二期将采用混合结算 从2012年初启动建设的CIPS系统,分为两期:一期主要采用实时全额结算方式,为跨境贸易、跨境投融资和其他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结算服务;二期将采用更为节约流动性的混合结算方式,提高人民币跨境和离岸资金的清算、结算效率。 CIPS系统支持跨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算、跨境直接投资、跨境融资和跨境个人汇款等业务。CIPS是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企业相关业务和个人汇款业务可通过参与CIPS系统的银行进行。19家中外资银行成为CIPS的首批参与者。 根据央行发布的规则,CIPS一期仅接受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运营机构作为直接参与者,但可以接受境内或境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间接参与者。CIPS首批直接参与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汇丰银行(中国)、花旗银行(中国)、渣打银行(中国)等19家境内中外资银行。此外,同步上线的间接参与者包括位于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等地区的38家境内银行和138家境外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暂行规则》,规定了参与者准入条件、账户管理要求和业务处理要求等,为CIPS稳定运行奠定制度基础。目前,CIPS一期由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营,并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督和管理。 观点 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 “CIPS进一步整合了现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渠道和资源,满足各主要时区发展人民币业务的需要,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德意志银行环球金融交易业务部大中国区产品管理主管张荧认为,CIPS的上线将有利于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维护人民币支付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营及其业务发展。 星展银行经济师周洪礼坦言,虽然判断CIPS将替代现有的人民币离岸清算系统还为时过早,但与国际支付系统充分兼容的CIPS将在全球实现人民币外汇交易,从而降低交易费用,普及人民币的使用,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开放等具有重要意义。 汇丰预计,到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半以上将以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将跻身全球主要货币之列。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周光友表示,结合一带一路、亚投行、金砖银行等国家战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用人民币直接到境外投资提供了便利和有效的基础支撑。 从金融安全的角度来看,CIPS使市场参与者不再那么依赖国际银行间结算工具,还能允许监管当局监控跨境人民币在银行间的大额支付。“CIPS上线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的工作还任重道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透露,下一步将启动CIPS系统二期建设,进一步延长系统运行时间,覆盖更广的时区,实现与债券结算系统等的连接,全面支持各类跨境业务。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