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蛋菜价跌拉低九月份CPI |
同比上涨1.6%,专家认为涨幅将保持低位 |
|
|
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6%,涨幅相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回落原因是对比基数和肉蛋菜价格涨幅普降等所致,后期物价走势或仍将持续低位运行。 肉蛋菜等价格普降态势将持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6%,涨幅相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9月份非食品价格上涨1.0%,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92个百分点。在CPI构成中权重超过三成的食品价格上涨依然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从同比涨幅看,在8月份冲上“2”时代后,9月份CPI同比涨幅回落0.4个百分点,再回“1”时代。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认为,主要是对比基数较高,“去年9月CPI环比上涨0.5%,涨幅相对较高,抬高了今年9月的对比基数,致使同比涨幅有所回落”。 相比上月同期,27种商品中只有西红柿、鸡等3种食品价格上涨,油菜、黄瓜、白菜等蔬菜价格下降明显。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价格指数中心经理隋玉美说,秋季蔬菜陆续大量上市,市场供应量明显增加,同时蔬菜需求无明显增强,菜价上涨乏力。 近期,猪肉、鸡蛋、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普遍稳中有跌,业内专家认为,这种态势在10月下旬仍将持续。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专家认为,进入10月后生猪生长速度加快、出栏量加大,预计后市生猪价格仍有小幅下滑趋势,“但跌幅不会太大,预计以稳中偏弱为主”。 专家认为,在农副产品价格稳中有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连续处于负增长的影响下,今年后期物价上涨压力总体较小,全年物价上涨幅度或将继续保持低位。 PPI43个月负增长,难摆脱低迷 9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结束了此前3个月的跌幅持续加深,-5.9%的跌幅与8月份持平。截至9月份,我国PPI同比已连续43个月负增长,工业生产领域持续面临着一定的通缩压力。这其中既有传统领域产能过剩的因素,也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 专家表示,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低位震荡,反弹动力不足。考虑到四季度稳增长政策加力增效,有助于工业产品价格企稳,预计未来PPI同比跌幅有望收窄,但难以摆脱低迷态势。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