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讯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公安部今年猎狐已抓556名嫌犯
山东拟分期重启危化品建设项目
不合格进口食品欧盟的批次最多
“最寒碜”算不得标准
贪污犯被判死缓或终身监禁
安全生产抓不牢,查处
2015年10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寒碜”算不得标准



  □ 李明志

  湖南炎陵县经济和信息化局近日被爆“最寒碜”:办公楼是一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两层砖木旧瓦房,墙壁大都没粉刷,有的窗户是纸糊的,十几间办公室只有一台座机,冬天用火盆取暖,院内无厕所。 (10月28日《南国早报》)
  又是这种“最寒碜”,坊间的看法又是充满纠结。一方面,连窗户都用纸糊的办公楼,在“豪华衙门”遍地开花的大背景下,确实显得“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步,这样的“正面典型”又难免让一些人疑窦丛生:这会不会是一种“秀”,寒碜外表下是否隐藏“惊天腐败”?
  这两派看法或许都有道理,但均为脱离道德评价的窠臼。细细想来,无论是那些激起公众千夫所指的豪华办公楼,还是这种“最寒碜”办公楼,其实都属于“例外”,或者说“非常态”,都不符合目前正常的“公众标准”。无论何时,简朴都应该是政府办公机关的准则,但老实说,若是把简朴搞得“极端化”了,又是否还有复制性?
  对于“寒碜”的原因,新闻中曾追问:没钱吗?答案饶有趣味——该局每年经手投入工业园区建设的资金就有两三亿元。琢磨一番,这样的回答实则隐藏着这套逻辑:一个部门经手多少公帑,与办公条件有必然关联或者“正比例相关”关系。如此说来,又岂不坐实了“部门利益,合情合理”的歪论?
  无论办公楼是豪华,还是“寒碜”,公众若一旦发现“不正常”,便在发言时自觉加入“外貌协会”,则不确定性太大、风险太大。河北大名县曾经的“最破办公楼”却走出了一名腐败书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所以说,办公楼简朴仅仅只是一方面,楼里的人是否恪尽职守,发出的政令是否造福于民,这些简单道德层次评价之外的“干货”,才是检验办公楼合不合格的最好标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