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不好家属下属,要挨板子 |
去年至今年上半年,九千领导干部落实“两个责任”不力被问责 |
|
家属聚众赌博视若无睹、下属公款旅游听之任之、班子成员“集体”贪腐……这样管不住亲属和下属的领导干部,要小心了。据中纪委网站信息,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全国共有9000多名领导干部因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不力被问责,向全党全社会释放了反腐问责的强烈信号。 当老好人行不通 哪些人落实“两个责任”不力被通报?梳理案例发现,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老好人”型领导干部,对“身边人”违纪违规视若无睹、徇私护短;第二,“一把手”带班子“疏于管教”,贪腐风气蔓延;第三,纪检监察缺乏“强心针”,犯了“软骨病”。 专家指出,有的地方和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四风”问题突出,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党组织负责人没有担当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有些明哲保身,当“老好人”,该管的不管,甚至包庇纵容;有些对下属贪腐苗头熟视无睹,任由贪腐成风。还有些纪检干部受监管体制制约,很难独立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导致管理缺失、监督疲软、处罚偏轻。 坚持“一案双查” 一段时间以来,有些领导干部形成“权力惯性”,“用权”得心应手,“履责”退避三舍。中央强调落实“两个责任”需要“一把手”既抓业务工作,又抓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二者不可偏废。然而,少数地方、部门和单位仍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以为然,“抓作风靠开会,反腐败靠表态”。 中纪委强调,今年开始尤其要突出问责,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出现区域性、系统性腐败案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坚持“一案双查”。既查直接责任,又查领导责任;既查案件本身的问题,又查监管不力的问题。 问责制警钟长鸣 专家表示,落实“两个责任”实则是树立“良医治未病”的理念。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除了立案调查、撤职查办等雷霆手段,日常的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也是党章明确规定的“主体责任”,是对党员干部真正的爱护。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等人表示,在反腐中明确党委和纪委的责任是一大进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反腐筑起了制度防线。未来还需进一步细化清单,使制度更具可操作性。并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加强对问责执行情况的监督,构建层层传导、有责必问的工作模式,保障制度坚决彻底执行。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