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大连交通大学唐老师致所有学生的一封信”在网上流传,信是通过投影仪放出的。信中称,教《软件工程实践》课的唐老师接到一名女学生的电话,对方请求他接受钱款以便让其及格,在接到电话的那一刻唐老师无比愤怒。在信中,唐老师怒斥学生不要拿钱践踏他的尊严。 (12月11日《京华时报》) 这位老师字里行间的愤怒,多少让围观者感到了一丝安慰——他捍卫了为师者的底线和师道尊严。但比之更令人心情沉重的,则是女学生打电话“送钱求及格”的底气从何而来? 高校的学风问题,从这些年大学课堂上屡屡更新换代的“翘课术”就能略见一二。拍照签到、扫码上课……为了保证学生的出勤率,高校也是够拼的。但这也应了那句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对于那些心思不在课堂上的学生来说,校方如此费尽心思的“防翘课术”,也只不过是一种“调味品”罢了。 如今,在很多学生看来,求知欲似乎已成了一种“奢侈品”,“60分万岁”的散漫学风飘荡在校园中。这种“送钱求及格”的学生,很难让人相信她会学习刻苦。当然,如果再挖掘“60分万岁”的心理渊源,长期以来的教育环境恐怕脱不了干系。中学时的挑灯夜战,多半是为了以后能考上大学,至于上大学后要干什么,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成熟规划,有的似乎只有“解脱”的快感和对“报复性”疯玩的渴盼。甚至连一些高中老师都会这般鼓励——等上了大学,你们就轻松了。这岂不讽刺? 如此,平时混日子,考前抱佛脚,挂科了就求老师网开一面,放条“生路”,这在高校中似乎也成了见惯不怪的“常态”。“送钱求及格”的讽刺之处在于,个别学生对“送钱”这种行为毫无羞耻感,价值观畸形似已病入骨髓。本来,在校大学生理应与社会陋习划清界限,但现实中,一些大学生却将这些陋习或潜规则拿来奉为生存之道,并乐此不疲地将之“发扬光大”,这难道不可怕? 混沌之中,更见理性珍贵,这位老师的一番怒斥足够及时,足够响亮,但愿能够传到更多人心里,理智思考一下,如何扶正已经有些跑偏的高校学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