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理“僵尸车”,还路于民 |
市城管监察办联合交警部门清理30余辆 |
|
本报讯 厚厚的尘土、瘪气的轮胎、破败的车身、张贴着乱七八糟的广告……在建安路南首、潍徐北路路边等地方,一些废弃车辆长期挤占公共停车位、占压盲道,影响了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增加了管理难度,同时还存在自燃自爆等安全隐患。为解决“僵尸车”占道问题,自1月4日开始,市城管监察办联合交警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活动,集中开展清理整治联合行动。 记者了解到,为有效解决停车难的问题,2015年10月份,安丘市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为加强道路两侧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秩序的管理,方便市民生活,维护公共秩序规范停车秩序,在主城区批准设置了7个大型停车场,科学合理施划机动车停车位、非机动车停车线及设置停车指示牌,确保机动车停车按指示线及方向规范停放,非机动车相对集中停放。共施划机动车停车位6605个、非机动车停车区域1150处,设置停车指示牌112个。同时,加大已施划区域停车秩序管理力度,对不按规范要求停放的车辆张贴“违规停车提示单”。截至目前,共张贴6000余份;对私自圈占公共停车位行为进行专项治理,清理私自占用公共停车位,摆放的方锥、废弃家具、自行车等杂物1700余件,查纠各类乱停乱放行为300余起。 经过综合施治,停车秩序得到明显规范。但仍有部分“僵尸车”长期占用公共资源,给群众的出行带来不便。为有效解决“僵尸车”占用公共资源的问题,城管、交警联合执法队伍多方调查了解车主的信息,督促车主将“僵尸车”转移出停车场或者报废。在汶河沿河景区停车场,记者看到有一辆“僵尸车”在执法人员的帮助下,正用拖车拖离停车场。 在长安路西首盛源热电公司对面,一辆“僵尸车”不仅车窗已经破损,全身张贴着“汽车维修”等广告词,车厢里堆满了各种杂物,车体周边污秽遍地,还占压部分绿化带。“轮胎瘪了,车内的垃圾都臭了,停在这里一年多了,也不知道是谁的车。”附近居民告诉记者。 随后,执法人员通过交警大队平台查询,发现“僵尸车”车牌号已经注销,执法人员拨通了登记时的联系电话,联系到了车主,并告诫该车主于1月30日前,将车拖走,否则交警部门将强行对该车辆进行报废。同时提醒车主,对于这样的破旧车辆,要及时办理报废手续。 此次集中整治活动,共出动联合执法人员12人,历时十几天的时间,清理“僵尸车”30余辆,有效解决了“僵尸车”占用公共资源的问题,消除了“僵尸车”的安全隐患。 (记者 王玉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