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潍坊新闻·热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我们的节日
 
标题导航
浇地电费高不敢种小麦
赔偿用旧货
厕所房顶漏水
路灯“眨眼”盼修
2016年02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浇地电费高不敢种小麦



  寿光市文家街道西蔡家营村等村庄,村民们灌溉用电的电价为0.9元每度,村里的用电大户平均每月浇地要用300多度电,仅电费一年就支出3000多元,相当于三亩小麦一年的收成。由于电费较高,种小麦根本不划算,村民们选择改种山药等经济作物“找补”。2月1日,记者了解到,我市农业用电分为三类,收费均在0.5元左右。村民们灌溉用电为啥这么贵?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浇地电费九毛一度,种小麦不划算
  2月1日,记者来到寿光市文家街道西蔡家营村。村民唐女士告诉记者,她家有四亩地,种着韭菜和山药,都是喜水的作物。一茬山药要浇十多次水,每次浇水用电200度左右。“我们村的灌溉用电0.9元一度,比别的地方贵,多交的钱一年下来不是个小数目。”唐女士说。
  穆先生是西蔡家营村出了名的用电大户,一年浇地的电费就要3000多元。“如果种三亩三分地的小麦,除去肥料等费用,一年的收成能卖3000多元,跟浇地花掉的电费差不多。”穆先生说,种小麦太不划算,他家的地全都种上了山药和韭菜等经济作物。
  记者了解到,不止西蔡家营村,文家街道的八里庄村、二黄庄村等也按相同标准收取农业用电电费。
  在地头,村民袁先生从一口水井处掏出一本本子,上面记录着各户的用水量及电费。袁先生说,村里按照先用电后付费的原则交电费,但一直没有收据。
  围观村民告诉记者,收电费事小,里面讲究不少,“问村里的电工吧,他最清楚”。
远超物价部门规定,村里称“赔钱”
  随后,记者联系了电工刘先生。对于0.9元每度的收费标准,刘先生坦言有点高,“即便按照这个标准收费,村里也处于赔钱状态”。
  对于“赔钱”一说,该村村委会一名刘姓负责人表示,这一收费标准是连同村里的水塔、路灯、线损的消耗都算在内。
  对此,寿光市供电公司营销部的王主任表示,对于农业用电,他们严格按照物价部门的标准执行。“我们供电公司直管到变压器,未管理到户,因此,部分村里自管可能存在收费不透明的问题。”王主任说,他们没有执法权,无能为力。
  根据《山东省物价局关于降低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的通知》,农业生产用电不满1千伏的,按0.56元每度收取,1—10千伏的,按照0.545元每度收取,35-110千伏的,按0.53元每度收取;农业灌溉用电在此基础上下降0.02元。
  那么,为什么文家街道几个村电费收费标准与该标准相差如此大呢?市物价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农村线路损耗、雇用电工都需要钱,一般秉承“谁用电谁承担”的原则分摊,这部分钱都加到了电费里。   文/图 本报记者 陆菁菁张少华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