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市民眼里,政务信息平台是地方政府最权威的资讯发布地,没想到今年也开始发支付宝红包了。2月1日,广州、南京、成都、武汉、西安、石家庄、无锡7座城市,联袂在其政务微信发布平台上向市民拜年,并派发总计20万元的现金红包。(2月3日《北京晨报》) 政务微信发红包,确实是个新鲜事,也让当地不少民众尝到了甜头。不过,也有人看不惯,认为政务微信是在哗众取宠,借此营销。 如果非说政府借此营销,那营销的也是公信力和公共形象。实质上,若政府也有了“自我营销”的意识,懂得去呵护信用资产,为了一句“亲给好评哦”而在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上狠下工夫,那即便掺了些“秀”的味道,也很有价值。更何况,还派发实实在在的红包。 在许多人的认知中,政务信息平台不是发布政策动向、社会动态,就是突发事件时表态或辟谣,总之就是秉持着政府官方姿态,面孔“高冷”。如今政务微信也会发红包,似乎一下拉近了政府和民众的关系。 事实上,政府给民众发红包,向来是让人羡慕的好事。以往三亚政府派发物价补贴红包,还有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持续多年派发返税红包,没少让人眼红。 而今多个省会城市联袂尝鲜,用政务平台发红包,无疑昭示着某种角色的转身:那就是政府想以更接地气的互动、更贴心的回馈支持方式,与民众同乐,让政务平台在拥抱公众兴趣中更具开放性、贴近性。 无论红包大小,即便数量有限,也能赢得围观者的点赞声,在大小不等的红包里,窥见的是地方政府部门关切民生的务实初心。 跟“穷得看不起”的朋友圈相比,政务平台爽气的“红包”也许更多了些暖意。在笔者看来,政府政务信息平台发“红包”,多多益善,若它能带动“用技术造福民生”等观念层面的变化,那又是潜藏着的更大的“善政红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