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这七天 花样年俗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03版
这七天 风雪压轴

第04、05版
这七天 出行脚步
 
标题导航
头回去婆家过年,感觉不错
第一次进城过年,不太适应
年后从老家回来,一车吃的
上班第一天恰逢情人节
2016年02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头回去婆家过年,感觉不错



  孙裴裴与男友相恋两年,春节前领了结婚证,准备春节后举办婚礼。因为猴年没有立春节气,按照家乡的风俗,不宜结婚,双方家长决定让孙裴裴提前一年去婆家过年,来年就可以举办婚礼了。
  “按照老家的风俗,没有立春节气是不宜结婚的,如果一定要结婚的话,女方要提前一年到男方家过春节。”孙裴裴说,她在奎文区一家企业工作,农历腊月廿七单位放假后,她回到家里,准备收拾一下去婆家过年,“想到以后春节都不能跟自己的父母一起过了,心里就有些难过,可妈妈却一个劲儿嘱咐我多帮婆婆干活,不能耍小孩子脾气。”
  农历腊月廿八,孙裴裴和老公吴进伟一起到了昌乐县红河镇的婆婆家。“两边过年风俗大体上是一样的,但有些细节不太一样。”孙裴裴说,农历腊月廿九早上,她起了个大早,准备帮忙包饺子,因为在她家乡,每年除夕上午,通常是她和母亲负责包饺子,父亲和弟弟贴春联。但在婆婆家,一直等到当天上午10时许,也没见婆婆有要包饺子的意向。
  “我问婆婆是不是该包饺子了,结果婆婆有点诧异,说这里一般是下午包饺子,上午打扫卫生、贴灶神和窗花。”孙裴裴说,吃完午饭,一家人才开始包饺子,“他们家吃水饺的方式也和我们家不一样,我家都是盛到碗里吃,而他们家是把饺子盛到一个垫子上,一家人围着垫子吃,挺新鲜的。”
  孙裴裴说,虽然她家跟老公家都属于潍坊,相距100多公里,但还是有很多风俗不一样。“我家的年夜饭就是水饺,从来没准备过其他的饭菜,而这里的年夜饭就丰盛了很多。”孙裴裴告诉记者,农历腊月廿九晚上6时许,公公婆婆开始炒菜,老公还炒了年糕,7时许,饭菜全部端上了餐桌,一家人开始吃年夜饭,饭吃到一半,婆婆才开始下水饺,“对于我来说,这应该是第一次吃到真正的年夜饭,挺新奇的。”
  “除夕晚上和初一早上我都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拜年,电话那头的他们挺开心的。农历大年初二,我们就一起回了娘家。”孙裴裴说,第一次到婆婆家过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适应,感觉还不错。
        文/图 本报记者 孙永莲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