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讯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2016全国两会
 
标题导航
三维空间体系将形成
重点项目开工
一月救助金发放三千余万
2311人受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
为红包打官司,值
“高铁馒头”别成夹生饭
2016年03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红包打官司,值



  □ 李明志

  在微信里抢红包本是一件欢乐的事情,可北京市海淀区的王老汉和刘老太却因为抢红包在微信群内被谩骂,憋了一肚子气。后未能就此事达成和解,老夫妇一怒将对方起诉至法院,要求对二人停止侵权、删除相关发帖、消除影响、在该微信群内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各200元。日前,海淀法院受理此案。
 (3月7日《北京晨报》)
  作为一种流行的网络社交方式,微信红包在联络人与人之间感情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比如,群友间为抢红包产生纠纷,抢发红包涉嫌赌博等。这次更是过火,直接引发了侵权诉讼,打起了官司。不禁令人对微信红包何去何从,又多了几分担忧。
  当然,此事究竟是否构成了侵权,尚需法院最终裁定。但无论结果如何,此案背后一些深层矛盾都值得反思。说到底,微信朋友圈是一个“熟人社交圈”,在这个圈里,有的人把抢红包看作“找乐子”,有的人则乐此不疲,甚至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依赖心理。围绕这起纠纷,冲突之所以产生并升级,就在于发红包者强制规定别人不能“只抢不发”,已然将发红包与抢红包视为一个人品评判标准。
  如此畸变心态的背后,在于其内心存在一种自我认定、自我感觉良好的道德评判尺度。在这个道德绑架的漩涡中,一旦红包发抢不符合这种评判标准,就会让自己处于矛盾和不安,最终使得认识走向固执和偏激,不惜恶语相向。在这件事情上,如果王老汉和刘老太最初满足了对方要求,可能也就不会闹大,但却让两人成为“道德绑架”的对象。此外,更是变相鼓励更多不良观念的滋生和泛滥。
  此事诉诸法律,说明不愿对道德绑架妥协,或许这种做法有些“不够意思”,但却是对正常道德秩序的维护,也是对维系良好社会风气的点滴努力。所以,这种“较真”,值。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