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肖岚(右二)看望贫困残疾人。 |
|

|
|
本报讯 3月28日,记者联系到肖岚时,她刚从北京出差回来,北京之行是为了考察“互联网+”残疾人居家就业项目,准备与残联一起在潍坊进行推广。几年来,肖岚为了残疾人帮扶、就业四处奔走,为了鼓励生活中遇到挫折的人,她还主持开通了“肖岚热线”,全然不顾自己也是个需要人帮助的“玻璃女孩”。 出生于1981年的肖岚,3岁时因为缺钙患上了软骨病,后来曾经因骨折多次手术,至今左大腿上还有一根长长的钢板。肖岚12岁时,父亲因病辞世,母亲也因劳累卧床不起,为了替母亲分担,她初中毕业就在夜市摆地摊、也在小区卖过月饼、在学校门口卖过冷饮,用稚嫩的肩膀挑起母女俩的生活重担。 2007年,为了鼓励生活中遇到挫折的人,肖岚在自己家开通了个人主持的“肖岚热线”,用自己的不幸身世和乐观态度帮助更多的人。2011年她入职潍坊故事广播,更多的人通过“肖岚热线”感受到了她的温暖与力量。肖岚说,每一个电话背后,都有一颗焦虑、矛盾、纠结、困惑的心,他们怀着自以为不为人理解的痛苦,最终又高兴地再次打来,向她报喜。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肖岚热线”以广播的形式存在了三年多后不得不退出,但肖岚家里的“热线”一直开通着。“肖岚热线”从2007年创办至今,为超过8000人进行了解答和帮助。 几年来,肖岚参加的助残活动已经数不清,忙碌起来她甚至忘记了自己身体的不便。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2014年3月,肖岚发起成立了“肖岚热线志愿者团队”,短短一个月报名人数已经超过150人,并成功组织了20多次爱心扶贫助残活动,很多有爱心的残疾人还在其帮助下走出家门做志愿服务。 (记者 周晓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