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评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117支队伍参加风筝会
多部门发布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规定禁止十种“打击报复”
医人不如洗狗?矫情□ 本报评论员 李帆
清洁家园11日集中行动
潍坊港增开一条航线
医养结合再收政策红利
“神童”退学为家长敲警钟□ 朱丹
2016年04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部门发布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规定禁止十种“打击报复”



  据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进一步完善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工作。
  规定鼓励个人和单位依法实名举报职务犯罪,明确要求任何个人和单位依法向检察院举报职务犯罪的,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检察院对于举报内容和举报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
  规定除了列举显性报复外,还首次明确了隐性报复行为。本次列举了十种“打击报复”情形: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方法侵犯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的;非法占有或者损毁举报人及其近亲属财产的;栽赃陷害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侮辱、诽谤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违反规定解聘、辞退或者开除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克扣或者变相克扣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工资、奖金或者其他福利待遇的;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无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者故意违反规定加重处分的;在职务晋升、岗位安排、评级考核等方面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刁难、压制的;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提出的合理申请应当批准而不予批准或者拖延的;其他侵害举报人及其近亲属合法权益的行为。
  对于举报人及其近亲属受到威胁时,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采取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等相关保护措施。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