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翟永冠
有媒体记者梳理发现,全国范围内已有多地治“庸懒”动真格,不少“庸官懒官”丢官去职甚至锒铛入狱。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行政“软作为”的现象仍然存在。(4月24日新华社) 为官不为、庸政懒政、尸位素餐是对行政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干部因为怕出错或没好处而不作为,看似什么也没做,实际上是一种隐性腐败,久而久之将严重影响发展效率。 治理懒政怠政要“对症下药”。干部的态度出了问题,就要加大激励和约束问责机制,增强“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促其积极作为;干部的能力出了问题,就应帮其正确理解上级意图,加强能力建设,尽快适应新常态;执行的环境出了问题,就应在执行制度、执行文化以及执行流程等方面下功夫。 治理懒政怠政重在绩效考核,要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切实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现在一些干部不敢为是怕惹事,应该在治理庸政懒政的同时,健全并实施容错机制,给干部创造良好政治生态,让他们敢干事、能干事,使其在合法、合规、合理范围内有更多施展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