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罚代教只会让学生蒙羞 |
教师无权设置罚款项目,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批评 |
|
不写作业罚款5元,上课睡觉罚款10元,上课答错题罚10元、挂科三门以上罚100元,班级被学校扣分罚款20元至100元……近期,陕西省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班级做出以上以罚代教的规定,很多学生直呼“像抢钱”。专家表示,以罚代教只会让学生蒙羞,达不到教育的根本。 罚掉学生尊严 滨海实验小学校长王宗伍认为,以罚代教是教育者黔驴技穷的表征,是舍本逐末的教育陋习。以罚代教,简单粗暴,不仅不能使学生信服,相反还会让学生产生反感,教育的目的难以达到,也无法达到。 以罚代教,罚掉的是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让受教育者蒙羞,产生消极情绪,情感上与教育者对立。以罚代教,是施教者教育霸权和急功近利的表现,是对学生的严重侵权行为,是对学生意愿的极端漠视。 “我十分钦佩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的‘四块糖果’的做法。在平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当遇到学生违纪行为时,我效仿陶行知先生的做法,通过激励的方式,让犯错者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和由此给他人、给自己带来的后果,并产生悔改之意,让学生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这样做能形成一种推动力,从而产生一种示范效应。”王宗伍说。 两种思想交锋,让学生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教育 滨海实验小学老师袁崇福表示,教师本身无权设置罚款项目,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疾风暴雨式地批评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奏效,但是往往治标不治本。要想让学生从主观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说服,因为“一切教育之中,最高级最有价值的是自我教育”。在教育实践中,让犯错的学生写“对白”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对白的双方是“真我”和“假我”。一个人同时扮演两种角色,让两种思想进行交锋,引导学生剖析事理,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发现和感悟,使“假我”回归“真我”。 有一次,袁崇福班上的一位学生犯了错,他便叫这名学生写内心“对白”。这名学生是这样写的: 真我:老师为什么批评你? 假我:因为我上课画画了。 真我:你觉得你的行为正确吗? 假我:不正确,可我喜欢画画。 真我:如果你在课余画画,那是一种很好的业余爱好,可你不应该在上课的时候画画。 假我:那又怎样? 真我:因为你把心思都用在画画上了,俗话说,一心不能二用,老师讲了什么,你还能很好地去听吗? 假我:…… 真我:你爱好画画,这没错,你可以在课外画,但绝不能在课堂上画画。不用心听讲怎么能学好知识呢? 假我:我今后一定好好改正。画画的事留在课后。我上课一定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绝不再三心二意了。 真我:这样就对了,这才是真正的你!我要看你今后的行动。 假我:好的,我一定做好我自己! 袁崇福称赞这名学生写得不错,该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了批评和教育,自己说服了自己。今后要按照写的去做好,把承诺化为实际行动。 若遇到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不深刻时,教师不妨加以引导,让犯错的学生把“假我”的错误和根源以及根治错误的措施全部写出来方可休止,否则就不能叫停。如此,既让学生学会了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完善自己,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写作和做人实现双赢,颇值得一试。 本报记者 魏慧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