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8月18日,我市召开乡村文明行动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对移风易俗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 全市所有村居(社区)将普遍建立红白理事会,并制定规范的服务内容、办事流程、活动范围、资费标准。所有村居(社区)普遍修订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喜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作为突出内容,并进行长期公示。 各级政府要把殡葬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内容。到2016年底,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一处城镇公益性公墓或骨灰存放设施。到2020年,实现城乡公益性公墓全覆盖,生态安葬率达60%以上。另外,市县乡三级公益性公墓要在新建或改扩建公共公墓区核心位置设立公益安葬区,免费为居民提供树葬、花葬、草坪葬服务。 (记者 邓永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