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调查显示,成都的30位班主任中,有25位表示:每班都有对座位有特殊要求的家长,且孩子年龄越小,家长要求越多。记者发现,大多数家长们心中的“黄金”座位是“金三银四”。难道坐了“黄金”位置,孩子就能变“学霸”?多数班主任表示,不存在“学霸区”。 (9月2日《金陵晚报》)
正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上学的问题上,家长们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不仅催生出了“择校热”,如今连座位都要挑好的,生怕孩子在竞争中落了下风。 家长的这种心情不难理解,平时我们去电影院还总是想着挑个中间的好位置呢,更何况是事关孩子学业的大事。毕竟,坐在“金三银四”的座位上,黑板可以看得更清楚,老师的讲话也听得明白,更重要的是,在家长看来,这些位置最便于老师监督,更容易受到老师的“关照”。 家长把提高孩子的成绩过多寄托在“黄金”座位上,既是一种家教方面的偷懒行为,也是一种想占便宜的思想作怪。 然而,坐在“黄金”座位上真的就能成为“学霸”吗?恐怕未必吧。其实,学生成绩与座位关系不大,“黄金”座位不是培养“学霸”的法宝,因为“黄金”座位也是因人而异,如果孩子追求上进,坐在好座位上会如虎添翼,成绩突飞猛进;让不求上进、学习懒散的学生坐上,则如坐针毡,浑身不自在,“黄金”座位则沦为“挨骂座”——稍有风吹草动,老师一目了然,挨骂的机会必然就多。长此下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会大受打击,那么家长想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愿望就会落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争来的“黄金”座位起了反作用,这肯定是家长始料未及的。 如果家长在座位这样的小事情上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拉关系的“榜样”,那么就会造成孩子“什么事情都可以走后门”的错觉,长此下去,他们纯洁的心灵必将受到玷污,对其成长必将造成负面影响。 要想化解家长的“择座”情结,不仅需要家长放下占便宜的念头,还需要老师在安排座位时尽量做到公平。班主任在安排学生座位时,一定要规避成绩因素,不能让家长觉得“黄金”座位就是“学霸”的专座。在座位安排和调整上,应当直接按照学生的视力、身高等直接关系到看黑板的因素以及学生性格等进行适度搭配,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方便看到黑板。另一方面,要形成定期轮转座位的调整机制,让每人都有享受优质资源的机会。如此以来,家长也就没必要绞尽脑汁地抢座了。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已在家长心中留下了阴影,别再让“黄金”座位给他们留下新的创伤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