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一条网传消息刷爆微博:11月20日,浙江苍南县树人中学在高一家长会上,给中考成绩优异的新生发放总数800万元的奖学金。不少网友吐糟,学校有钱任性,真是土豪。22日下午,苍南县树人中学董事长和校长确认了此事。 (11月23日《温州晚报》)
“书中自有黄金屋”,看来此话不假,239名高一新生凭借优异成绩获得了2万元—10万元的奖学金,可谓收入颇丰。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不可否认,巨额奖学金对于学生们而言,无疑是一种激励,鼓舞着他们更进一步,也吸引着那些未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们奋发向上,争取下次自己也能数钱数到手软。 奖学金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往往是象征性的奖励,而苍南县树人中学以重金奖励,恐怕动机就没那么单纯了。虽然表面上是奖学金,实质不过是广告费而已。该学校负责人也坦言,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没有优越的招生政策,只能用金钱证明自己的“实力”。巨额奖学金不仅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让更多为利而来的学生们趋之若鹜,学校便达到了招生的目的。 学霸们得到了巨额奖励,学校招生风生水起,这不是双赢的局面吗?“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我们都懂,为这800万元买单的,还是那些得不到奖学金的学生们,为学校宣传当“冤大头”,这又有什么教育意义? 其实,激励学生的方式有千万种,但是动辄利字当头,绝对是最差的一种。万事名利为先、钱字当头,让学生抱着成捆的钞票站到台前,这种言传身教给学生带来的“刺激”,铜臭大过信心。 建立在金钱而不是学识基础上的“砥砺前行”,对学生未来的影响可想而知。头破血流的利益之争已经够多,学校该给象牙塔中的少年留下一片修身净土,而不是在争权夺利的道路上推波助澜。 学校应该更为理性,不能只指望花重金网罗优质生源来提高高考成绩,更应该苦练内力,比如重金聘请优秀教师的实力、重金打造校园硬件的实力。一味进行重奖,容易误导学生只懂向着书中的“黄金屋”进发,从而忽视了学习的本义。 当然,当地教育部门对激烈的争抢生源大战,也要有所反思,对各个学校多一些公平对待,让好学校能有用武之地,而不必只有无奈地通过重奖等非常规方法来吸引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