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评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焦点
 
标题导航
我省行业协会摘官帽
山东地下水位同比升0.59米
医生“炫富”不该过度解读
13项救助资金一体化管理
处理涉案者财产勿牵连家人
热衷“治霾神器”实属自欺欺人
2016年12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生“炫富”不该过度解读
□ 本报评论员 李明志



  日前,一条医生“炫富”的微博火了——认证为“泌尿外科执业医师”的微博大V“成都下水道”(实名为“任黎明”)在网上晒出新买的一万多元一件的羽绒服,惹来热议。一些网友质疑,一个执业医师为何花钱如此大手笔,还有人认为,身为医生如此炫富恐不妥。同时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凭本事吃饭,没什么好喷的。
    (12月7日《成都商报》)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氛围中,有着知名医生和微博大V的“双重身份”,任医生网上“炫富”是否稳妥,坊间激烈争议是必然的。但换个角度,如果抛开非正常医疗环境裹挟及“仇富”等非理性因素,将任医生此举视为普通社会人的普通行为,很多人或许就会心平气和许多。换言之,对于所谓“炫富”方式可以探讨,但作为生活态度或者理念的一种表达,却应该获得理解。
  这条医生“炫富”微博火了之后,媒体深入采访调查发现,人家任医生那是真富,包括岗位收入、线上线下授课、投资公司及多点执业,各项收入加起来每年有100多万元的进项。这么看来,家底如此殷实,每年支出超过20万元买衣服以及准备购买个人第四套房等消费行为,还会显得突兀吗?对于所谓的“炫富”,还有一个直接原因:曾参与汶川大地震周年祭的宣传工作,目睹了人间惨剧而彻底改变了消费观念。用当事人的话说,“我也人到中年,生命卑如青草,何必对身外之物锱铢必较”。
  从某种角度说,“炫富”也是一种自我价值肯定。作为一名医生,只要没有收受患者红包,没有非法敛财,基于诚实劳动获得合法收入,凭本事吃饭无可厚非,也值得别人的肯定与赞同。在发达国家,医生、律师等一直都是高收入群体,并因广受公众尊重而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医患关系也相对和谐。对比之下,时下国人之所以本能地反对医生“炫富”,更多的不是对医生个体搞人身攻击,而是将其视为“出气筒”,借以对大的医疗环境表达不满和愤懑。
  在倡导保护公民私权的当下,每个人都应习惯着去理性表达、宽以待人。应该看到,任医生微博“炫富”便是表达了三重理念:一来,在个人或家庭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追求生活质量对自己好一点,是一种正常诉求;二来,“活在当下”的生活观念早已被公众接受,既然可以为奋斗的人点赞,又为何不能理解他人分享收获的满足?三来,要有坦然面对人生的胸襟,一个人不计较身外之物,何尝不是境界的提升?
  相应的,审视医生“炫富”应跳出身份标签的窠臼,回归到“普通人”。试着想一想,在你我的朋友圈里,“炫富”“炫美”“炫幸福”的人不在少数,很多时候,我们还会点赞或者留言分享。既然可以平静地看待朋友“炫富”,又为何不能容忍其他人包括医生“炫富”呢?毕竟,在“炫富”的时候,任何一名医生首先都是一个普通人。如果眼里见不得“医生好”,显然不够理智,也太过粗暴。这种事实上的身份歧视,只会将医患关系推向更加恶劣。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