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如此“杀医声明”绝不能姑息 |
□ 本报评论员 李明志 |
|
“如果主刀医生没把我哥的手术做好,明年今天就是他的祭日。”这样一条“杀医声明”,从1月6日开始通过朋友圈迅速在网上传开。对此,发布者表示,发那个声明“只是希望得到亲友的关注,并无他意”。随后,发布者道歉,希望大家理性对待这个“玩笑”。 (1月10日《新京报》)
一边是手术室内争分夺秒救人,一边是门外患者亲属信誓旦旦“提刀威逼”,在医患关系紧张的语境下,这样的“玩笑”显然不合时宜,引发众怒是必然的。对于此事,公众尤其是医护人员感受更真切的,是这种赤裸裸的威胁再一次触动了医者生命安全的“底线痛点”。 不得不说,在“手术已成功”的前提下,“杀医声明”炮制者所谓的事后道歉及所谓“玩笑”的说法,可信性究竟有多大,值得怀疑。正如网友所言,手术成功什么都好说,假如手术失败了,还会道歉吗?近年来,在形形色色的“医闹”事件甚至杀医惨案中,散发着的那份“以命抵命”的暴力和戾气,与这“杀医声明”何其相似? 更为可笑的是,在发布者的道歉中,竟大言不惭地称“希望大家理性对待这个‘玩笑’”。笔者实在看不下去了,请问,你自个儿还知道什么是理性吗?按这样的逻辑,这份“杀医声明”岂不也是你慎之又慎、理性思考后的真情流露吗?干了这么一件不过脑子、触犯众怒的荒唐事,还有脸出言狡辩,显然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看来,这不仅仅是口无遮拦的毛病,其是否有暴力倾向甚至暴力成性,公安机关还真得关注一下了。 依据公安部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传播宣扬……暴力、凶杀的信息;《治安管理处罚法》更明确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也就是说,在朋友圈里发布“杀医声明”,已然属于违法行为。对此,显然不能仅凭几句毫无诚意的道歉了事,有必要进一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医患双方本应最宜建立良善的人际关系,扭曲医患关系不仅愚昧,更可悲,受害的最终还是患者。从这个角度来说,真正理性的人们必须对这种“玩笑”表现出不宽恕的态度。 “杀医声明”不能简单看成对医者安全和医道尊严的挑战,更该被视为对法治底线的挑衅。网络语境下的社会意见表达,每个人都有充分发言的便利,但这并不是建立在侵害他人和社会的基础上,更不是把表达的权利自由同恶意发泄划等号。“杀医声明”的恶劣影响亟待消弭,期待执法部门及时介入,依法从严惩治,期待司法领域予以反思,织密“不敢胡言乱语”的规则之网,从根本上涵养起每个人心中对他人、对规则、对社会的敬畏之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