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送出九大民生“红包”
对“奇葩证明”就该严辞回应
潍坊天气
全国总人口2020年约14.2亿
促进就业印发“十三五”规划
“吸毒者指标”也得查控
2017年02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郭树清在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送出九大民生“红包”



  2月6日上午,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山东会堂隆重开幕,省长郭树清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7年山东要优先发展的9大社会事项,涉及脱贫、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卫生健康、文化、城镇化、社会治理以及环保,为山东百姓送上9大“红包”。
  教育
全面解决“大班额”

  报告中提出,进一步加大投入,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覆盖。全面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按计划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努力使所有班级学生人数降到标准以内,让孩子们在宽敞明亮安全的教室里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要完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职业院校新增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文化
启动“中央厨房”

  制定实施山东省“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好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启动“中央厨房”工程,实施市县广播电视台改革。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
  要深入挖掘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编制实施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建成开放孔子博物馆,办好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和世界儒学大会。推进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齐长城等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建设稷下学宫模拟展示馆。
  环保
努力解决雾霾问题

  更大力度抓好环境保护。以坚定的意志、扎实的行动、严格的执法,努力解决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执行大气污染物第三阶段排放标准限值,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落实减煤、抑尘、控车、除味、增绿的具体措施。全面加快锅炉高效环保改造和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普遍实施民用散煤综合治理。加强扬尘整治和渣土运输管理。持续开展加油站清理整顿和油品质量专项检查,强化高排放车辆监管。
  要开展环境保护督查,对环境违法行为实行联合惩戒。
  就业
“订单式”培训人才

  努力改善就业结构。高度重视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广开就业渠道,开展“订单式”培训。实施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落实新一轮“三支一扶”计划,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完成农民工职业技能升级、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和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积极开展就业援助专项行动,发挥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作用。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预测发布制度,完善失业动态监测系统。
  城镇化
农村改厕300万户

  实现160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20万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为新市民购买和租赁住房提供服务。要继续推动公用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使更多农村居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开工棚户区改造76万套,开工整治老旧小区1900个,开展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试点。
  要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城市违法建设治理行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5万户,农村改厕300万户。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社会保障
建立大病保险制度

  报告中提出,要做好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衔接准备,开展市县国有资本向社保基金划转试点。继续做好社保基金委托投资和运营管理。全面建立职工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居民大病保险政策。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规范居民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落实好职工长期护理制度。建立工伤保险省级调剂金制度。整合农村五保供养城市和“三无”人员救助制度,统筹实施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
  社会治理
一村一警务助理

  深化平安山东建设,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机制,加强警民联防联治。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和服务体系。建立“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警务助理”制度。
  地震工作重点要转到预防上来,切实增强城乡建筑抗震能力。

  卫生健康
增加儿科医护人员

  要继续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适应“二孩”生育高峰,增加产科、儿科医护人员和床位设施。
  报告还提到,要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发展医养结合融合型养老机构,大力提升居家养老水平。
  扶贫
89.6万人口要脱贫

  今年,山东要实现89.6万省定标准贫困人口脱贫,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实施好异地扶贫搬迁和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农村低保标准全部达到省定扶贫标准线。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