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天网”建成监测全国
我省下月施行地方立法条例
垃圾短信呈整体下降趋势
我市着力提升农民科学素质
候车空间重于利润空间
弹唱医生离常态有多远
2017年02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候车空间重于利润空间
□ 本报评论员 李明志



  正值春运,全国各地的客运站皆是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多数客运站的候车厅都布置得舒适温馨。然而,也有部分车站的候车厅存在过度开发、商铺过多的现象,候车空间被严重挤占,乘客出行舒适度大大降低。
    (2月12日《人民日报》)

  对于“人店争位”现象,相信很多人尤其是高频通勤群体,都有切身体验,确实是个亟需整治的公共问题。公道而论,从充分利用公共空间资源和便民的角度讲,在客运站候车厅经营商铺本无可厚非:一者,车站方可以通过收取租金增加营收,提高车站利用效率;二者,这些货品齐全的商铺,可以就近解决旅客的消费需求,确属方便之举。但凡事有度,一旦过“度”,畸变为“私进公退”,旅客的正当利益被最小化,则结果只会是适得其反。
  具体追究“候车厅变身商业街”的原因,可以说是百弊丛生。首先,一些车站规划和设计不合理是“硬伤”。不少车站规划之初就没把商业区和候车区分开,之后,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商铺越来越多,候车空间越来越小。此外,有些设计过于理想化、短视化,脱离现实情况。有的车站设计时的预想是乘客随到随走,在车站逗留时间很短,无需太多候车座位。结果正式投入使用后,客流量很快就超出原来设想,候车位严重短缺。
  其次,车站管理不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出于“创收”的考量,出租部分候车区域成为车站的普遍选择,有的车站通过公开招标,把候车厅商用区承包给第三方公司,经过一层层转租、一轮轮切割,太多的利益纠葛被掺杂进来,给车站管理带来诸多麻烦。比如,在一些车站,一些商户明明私占了公用空间,但由于专门负责管理商户的部门并不受车站直接管辖,在高额租金的利诱下,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破解“候车厅变身商业街”问题,不妨考虑候车与商业分流,在布局上尽量降低商业设施对候车空间的“入侵”,保证候车空间优先满足出行需求。在这方面,一些新近投入运营的客运站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在山西太原南站,旅客候车区被安排在二楼,所有商户都被安排在三楼;在云南昆明南站,候车区98%以上的商铺位于二楼高架平台,不占用候车区面积。所有这些,都是吸取现实教训后的“避错”之举。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尾大不掉的“老站”来说,能否主动求变,恐怕不太乐观,这需要对商铺情况作出统一安排。现行《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明确规定,普通候车室中,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1平方米。据此,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对包括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在内的客运站进行一次大检查,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车站责令限期整改,对消极怠工者配以处罚。
  总之,车站不能只盯着钱,要多想想“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定位,把舒适的候车空间还给旅客。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