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爱华 我老家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的山因早些年过度砍伐,到我8岁那年,一个山坡成了沙石坡,一到夏天暴雨肆虐,村里人大多不敢靠近。一次暴雨后,一个小男孩贪玩爬坡,被垮塌的沙石压死了。从此人们谈坡色变,村干部还特意在坡下的路边竖起牌子提醒。 当年60多岁的爷爷满山捡石头、挖小坑。爷爷说他要植树造林。父母和小姑都劝爷爷“实际点”,可爷爷的牛脾气很出名,也就没人再劝。 100个、200个、300个……树窝越来越多。爷爷农忙停,农闲做,半年过去,村里的大人小孩也都自觉地加入到挖树窝的队伍,连当初最反对的奶奶也不时帮着爷爷捡石头,树窝很快遍及整个沙石坡。“没有树苗,树窝不是白挖了吗?”春天来了,大家有点泄气的时候,村干部坐着一辆拉满松树苗的拖拉机回来了。大人小孩齐上阵,三天就栽完了所有的树苗。 在爷爷和全村人的护理下,小树长势良好,绿色重新回到了沙石坡。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车树苗是做了一辈子教师的爷爷花了所有积蓄买来的。20多年过去了,爷爷已故去多年,我再回老家时,见到那些树郁郁葱葱,心里不禁为之一暖。 勤劳善良的爷爷虽已离去,但爷爷的那些树依然长在坡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