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大关华夏·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治脑瘫就像“搓麻花”
女护士辞职信堪称“最霸气”
“天鸽”前脚走“帕卡”紧随来
河北大巴坠河22官员被问责
2017年08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脑瘫就像“搓麻花”



患儿治疗后休克,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称进行调查核实
  男子用右手托住孩童脖子,上下剧烈晃动几次,又把左手覆到孩子脸上,反复揉搓。大幅度“摇头”中,孩子大哭不止。8月24日,上述视频在网络热传。发布者杨女士说,这是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李颂江医生,在给她儿子治疗“脑部发育迟缓”。随后孩子出现休克,病情恶化。24日晚,上述医院发布的说明中承认,患者离开理疗室后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目前病情稳定。并提到,医院接到投诉后立即对诊疗行为进行调查核实。
家长 “摇头治疗”后孩子恶化了
  “佑佑体质一直很差,去年还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协和医院做了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杨女士介绍,今年5月,佑佑因“肺炎、营养不良、脑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治疗。
  肺炎好转后佑佑出院,不料一个月后又患上肺炎。她再次带孩子回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听说该院康复理疗科对儿童脑病的治疗效果很好,7月11日,她找到科室医生李颂江。
  “他告诉我孩子情况很严重,当天就做了一次治疗。”杨女士回忆,治疗分为两次,第一次四五分钟,两小时后再做一到两分钟,其间对孩子进行肢体按摩,每次收费100元。此前,她并不了解“摇头治疗”手法,当看到孩子被前后摇晃、揉搓脑袋,杨女士“心疼得直掉眼泪”。
  佑佑每天都到医院,治疗时总是哭,但除了回家睡得比较多,佑佑并没有明显异常,直到7月19日。“那天治疗结束,孩子一直不张嘴,他说让我们去口腔科看看,后来我就发现孩子不对劲,出现休克状况,赶紧抱着跑到急诊室。”杨女士回忆说。

医院 对诊疗行为进行调查核实
  患者多称李颂江爷爷,因此他也被称为“摇头爷爷”。视频发布后,有网友质疑李颂江使用暴力医疗手法,是“虐童”,并指出该院康复理疗科为医院外包科室。
  8月25日,记者致电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称,康复理疗科和其他科室一样,都属于医院,不存在外包说法。
  查询国家医师执业注册信息,李颂江的医师级别为执业医师,执业范围是康复医学专业。医院医务部副主任黄自明对媒体表示,李颂江虽然学历低,但有着30多年从医经验,于2011年考取医师从业执照。但在医院官网介绍中,专科门诊、特色科室和重点专科均未提到康复理疗科,也没有关于李颂江的介绍。在脑瘫疗法介绍中,也未提到“摇头治疗”,但宣称通过各种治疗方法能起到较好效果,治愈率在80%以上。
  针对“摇头治疗”,医院24日晚发布说明称,患儿7月11日因“脑部发育不良”,在理疗室治疗。7月19日,患者离开理疗室数小时后,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来急诊科抢救成功后入院,目前病情稳定。7月20日,医院接到投诉,立即对诊疗行为进行调查核实。
讲述 “治疗过程就像搓麻花”
  程娜(化名)曾带孩子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康复科治疗过一年。她回忆,2011年,因4岁多的儿子脑瘫,她经人介绍在医院见到李颂江。第一次看到摇头治疗手段,程娜觉得“有点吓人,像搓麻花一样”。
  她介绍,当时李颂江一个人负责整个康复室,“每天约50个孩子在那治疗。”过程也是第一次治疗后,间隔两小时再治疗一次。
  程娜惊讶的是,还有人带正常孩子来“摇头治疗”。“我亲眼见到两个家长带孩子在他那治疗,其中一人第一胎是脑瘫,第二胎不是脑瘫也来找他治,说是让孩子发育得快一点”。
  当时治疗费用还是60元一次。程娜说,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家长,会把医药费直接给李颂江而不是给医院,“他收50元,比交到医院少了10元”。
  至于摇晃脑袋的作用,程娜也曾问过李颂江。对方的解释是,她的儿子脑袋总往后仰,是因为“后面有根筋太紧,摇晃治疗可以把它摇松”。
专家 “摇头治疗”伤患儿颈椎
  煤炭总医院副主任医师郑山海介绍,脑瘫作为一种先天病患,其成因往往是基因变异或母亲在怀孕期间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
  “没人敢说脑瘫治愈率能达到多少,因为对神经的维护是最困难的,对于脑瘫患者的治疗只能说减轻症状,只有个别特别轻的,才可能在治疗后接近于正常人。”他说。
  据了解,目前国内对脑瘫患者的治疗以康复治疗为主。“针灸、按摩、理疗都在用,但很难说具体哪种办法效果最好。”郑山海说。
  郑山海明确反对摇晃治疗的手法,表示摇头治疗主要损害孩子颈椎。
  “颈部是非常脆弱的,一旦出现颈椎离断,轻则高位截瘫,重则生命不保。”他说,特别是对孩子而言,颈椎更是异常脆弱,保证颈椎功能的生理弯曲,也需孩子到6岁以后才能真正稳固成型。另外,孩子颈椎相关的韧带也比较松弛,对颈椎的固定能力差,所以容易出现颈椎损伤。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