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评论员 李帆
“双11”在即,部分电商通过广告博出位的心思也越来越急,为了业绩更是无所不用其极。近日,绝味鸭脖天猫旗舰店就通过穿着暴露的女性及敏感的字词博眼球。在网友的质疑下,该店撤下海报,并进行道歉,但新的海报依然透着“黄腔”,网友直呼“辣眼睛”。 (11月4日中国之声)
对于绝味鸭脖天猫旗舰店的广告,就连一向开放的网友们也看不下去了。当商家还在为自我感觉创意十足的广告沾沾自喜时,“低俗”的骂声已劈头盖脸地向他们涌来。 与那些本本分分的广告相比,低俗营销的确更容易吸引眼球,分分钟就达到“10万+”的阅读量。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流量或许对应的就是销量。正因如此,这种低俗营销才会前赴后继。虽然商家也遭到了网友的唾骂,这舆论的谴责声究竟能有几许分量?从商家虚与委蛇的致歉、死不悔改的态度来看,这些骂声对商家而言只不过是“耳旁风”罢了。 创意不够“色”来凑,从早先不管什么产品都是美女沐浴,到现如今大尺度的“露女郎”、“色言色语”,似乎成了广告的一大“特色”。 “辣眼睛”的低俗广告究竟还有治没治?法治的威严在于边界清晰,在于擦边球没有投机取巧之地,低俗广告想玩文字游戏,没那么简单。去年11月份,因成都有市民认为“叫了个鸡”招牌和宣传广告及菜单等含有恶俗用语,当地相关部门以涉及“低俗趣味”进行了查处,随后,上海、杭州、西安等地也相继展开了查处,责令加盟店予以整改。今年3月15日,上海市工商局检查总队的对上海台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叫了个鸡”的经营主体)罚款50万元,所依法律便是《广告法》第九条第七项:广告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可见,拿低俗当创意已经踩了法律红线,迟早会引火上身。既然“叫了个鸡”已被多地“正法”,那么,绝味鸭脖天猫旗舰店的低俗广告恐怕也离挨罚不远了。 “史上最严”的新《广告法》颁布实施以来,工商总局已多次曝光严重违法广告案例,广告的“语境”是好了不少。不过,低俗广告还是时不时冒出来,让人反感。广告拿低俗当创意是“病”,得靠相关部门猛药来治。当然,消费者也应对低俗的商家说“不”,让他们因为自己的“小聪明”鸡飞蛋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