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损害古树名木至少罚五百
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
临时工“连累”领导
行业协会商会今年与政府脱钩
当心家委会沦为名利场
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资格考试
2017年11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心家委会沦为名利场
□ 本报评论员 李帆



  “我工作于全球某投行,研究股市大数据,如果谁欺负我家孩子,孩子他爸会把你的股票砸到跌停,包括茅台。”这段在朋友圈热传的某校竞选家长委员会(家委会)的截屏消息,连日来引发网友热议。尽管一时难证真伪,但类似秀实力的现象却并不罕见。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中小学,家委会竞选异化成一些家长的“名利秀”,并非耸人听闻,甚至从中小学向幼儿园蔓延。
   (11月5日《现代金报》)

  为了顺利进入家委会,参选的家长使出浑身解数,名校、海归、高管的履历让普通百姓看的起鸡皮疙瘩。
  选家委会毕竟不是选CEO,豪华的个人简历只是次要内容,但参选者们似乎把个人职位和成就当成了“重头戏”,责任心没晒出多少,反倒让人闻到浓烈的炫富、炫资源、炫人脉的味道。
  面对这些参选者让人难以企及的成就,普通的家长们还有兴趣与他们一较高下吗?家境差别在所难免,但家委会的竞选如此爱炫,无疑会把更多的普通人拒之门外,家委会竞选也就沦为少数人的游戏了。
  不可否认,这些家长因为具备比较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社会经验、过硬的个人能力,或许更适合干家委会的工作。当然,这里所说的适合必须遵循一个前提,那便是参选者确实是出于对学生们负责的动机,而没有掺杂私人利益等目的。
  就家委会的职责而言,它强调的是责任心是付出,身份原本不重要,但如果把它当成某种可资利用、交换的资源,便异化为颇为实用的筹码。例如,各级优秀学生的评选、班干部的选举,学校和老师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委会成员以自己的优质人脉关系和个人能力为班级谋福利,那么各种评优活动中,他们的孩子是否会得到一定的补偿呢?
  这也正是公众最为担忧的。谁都有参选家委会的权利,毫无疑问,家长们主动承担责任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参选者们争先恐后地把身份和社会地位当成竞选家委会的筹码,最后选出一个身份高贵的家委会,那么家委会就彻底沦为了名利场,与促进教育整体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
  家委会是学校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承担监督教育事业的责任,竞选活动也应在这一框架内“知人善任”。家长之间炫富斗权,只会让不正之风侵蚀单纯的孩子们。为了孩子们,沦为名利场的家委会竞选当休矣。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