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评 |
第03版
年味日记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我市亮出今年城乡规划工作“路线图” 2月2日,全市城乡规划工作座谈会在安丘市召开。本次座谈会提出了2018年规划具体工作,包括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做好山建大分校等重点项目的引进、实施城市“微循环”“微空间”改造工程等。 我市成功入选 省级城市设计试点 座谈会指出,2017年,我市成功入选省级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市规划局被授予全省住建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7年,我市基本实现了城市战略研究、基础功能项目、控规、城市设计“四个全覆盖”。战略研究方面,我市启动了《城市中心体系空间布局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城市中心、次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4级空间结构体系,引领城市组团发展;总体规划方面,完成了现版总规的实施评估,为下步总规修编打好了基础;专项规划方面,重点编制完成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交通优化提升方案等一系列规划,基本实现了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功能项目全覆盖;控规方面,中心城区规划建成区33个片区控规已全部经市政府批复,下步将建立控规定期更新机制;城市设计方面,目前,中心城区重点片区覆盖达到80%。 服务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两大片区方面,编制了《站南片区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规划》《中心城市南部片区概念规划及老机场战略布局规划》,深化完善了《高铁新城片区控规》;交通方面,超前谋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重构潍坊交通枢纽地位;文化方面,积极挖掘整理城市文化记忆。
做好山东建筑大学分校等项目的引进 会议提出,今年具体工作为“编好一个规划、突出三项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强化三项保障”。 编好一个规划,就是编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推进多规融合。坚持统筹规划,推动城市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环保规划衔接融合,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做好相关规划编制,做好《综合交通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修编或编制。 突出三项重点。一是持续聚焦全市重点项目落地。围绕站南广场片区、高铁北站新片区规划建设,重点编制《城市南部片区概念规划及老机场战略布局规划》,修编《站南片区城市设计》,引领片区高水平开发建设。围绕重大基础设施,重点抓好《京沪高铁东线潍坊北站以南段可行性研究》《中心城区轨道交通沿线控制规划》,重构潍坊交通枢纽地位。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抓好《潍坊北站高铁物流研究》《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实验区空间布局规划》《第二批龙头企业产城融合规划研究》。围绕招商引资项目,重点做好山东建筑大学分校、国家电子竞技运动中心、国际大型主题游乐园(威秀集团)等重点项目的引进。二是持续加强城市风貌管理。坚持以城市设计塑造城市风貌。深化完善《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军埠口片区城市设计》,启动编制《青银高速十四号出入口周边城市设计》,做好《站南片区城市设计》修编,实现中心城区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全覆盖。提升城市建筑品质。开展建筑立面材质提升行动,对重点控制区内新建住宅建筑外立面全面实行“公建化”处理,墙体采用石材、金属合金板等高档材质。将户外广告、夜景亮化纳入建筑设计方案一体设计、同步审查、一并验收。三是持续推进城乡规划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市选取1-2个农村社区进行试点,对农村社区住宅进行整体改造,配齐配全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设施,以及供暖、供气、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 启动健康街两侧老旧建筑外立面改造 实施六大工程。一是实施中心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对中心城区150公里未整治河道进行全面整治,打造“水系贯通、连片成网”的水系格局。 二是实施“城市双修”工程。按照健康街、月河路、北海路三条道路外立面改造规划,启动健康街(永安路-潍县中路)两侧老旧建筑外立面改造,对私搭乱接、外墙饰面、广告牌匾、夜景亮化等进行综合整治,提升沿街建筑景观形象。 三是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程。加快《潍坊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报告》等相关申报资料的整理,年底前上报住建部审查。同时,做好近现代优秀建筑的排查认定、保护修缮,以及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改造。 四是实施“品质示范小区”创建工程。各县市要对照标准要求,分别选取1-2个示范小区进行重点打造,打造一批样板工程。 五是实施棚改安置品质提升工程。市规划局正在牵头起草制定棚改安置区规划建设标准,打破“一村一点、原村原址”的安置模式,实行统一规划选址,就近集中安置,原则上安置规模不少于1万人。在建设标准上,按照不低于市场性开发项目的标准,综合配套行政办公、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全面提升绿化和建筑品质,把棚改项目打造成民心工程。 六是实施城市“微循环”“微空间”改造工程。利用三年的时间,在中心城区新建或改造城市支路122.5公里,通过空闲地块改造城市“微空间”24万平方米。 本报记者 李楠 政府违约 纳入失信记录 本报综合消息 2月2日,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出16条“套餐式”措施,以各级人民政府、政府各部门和公务员为主体,明确了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构建多方参与的政务诚信监督体系等9项工作机制。 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山东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继续清理、削减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推行网上服务、并联服务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等措施。 在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方面,深入开展公务员守法诚信和道德教育,纳入各级公务员培训和领导干部进修课程中。 在加快建立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方面,山东将探索建立政务诚信评价机制,把履约和守诺服务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公务员信用评价制度,依法依规将公务员个人事项报告、廉政记录、年度考核结果、相关违法违纪违约行为等信用记录作为干部考核、任用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在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方面,山东依托山东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及时将全省各级人民政府、政府部门和公务员在履职过程中,因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行政处罚、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