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国强赶集卖春联。 |
|

|
|
昌邑王国强手写春联已逾二十载 本报讯 “有钱没钱,贴对子过年”。当一副副鲜红的春联贴起来,春节也就到了。在昌邑市奎聚街道虫埠村,48岁的王国强坚持手写春联,一写就是二十多年,有时候为了写春联成宿不睡觉。 2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王国强家时,他正忙着写“春”字,桌子上、长椅上、地板上,到处铺满了他刚刚写好的“春”字,就像铺了一片喜庆的“红地毯”。“我们过年流行贴‘福’字,这是黄家辛戈村刚刚预订的。因为明朝著名政治家黄福出生、埋葬在此处,村民怀念、敬仰和崇拜他,所以过年时不贴‘福’字而用“春”字代替,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王国强说,多年来,这个村里一直找他写“春”字,每年都要写上几百张。 王国强写起春联来十分利落:鲜红的纸张铺开,毛笔饱蘸油墨,凝神聚气,随着手腕转动,笔尖或轻或重划过纸面,一副副春联一挥而就。 其实,王国强只有初中文化,写春联完全是出于自己的热爱。从年幼时起,看到村里的老人们提笔写春联,他的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后来便琢磨着自己练习,也多次到乡贤家中拜访求教,最终学有所成。从27岁起,他便开始替人写春联,也带着春联赶大集出售,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十里八乡的乡亲都慕名来购买。一副春联加上一对“福”字他卖10元钱,本村乡亲则只要个成本价。20年前,他卖一冬春联足可以赶上别人打一年工,如今受机器印刷冲击则仅能平本,他能一直坚持下来只因舍不得撇下这项传统。 “春联上写满寓意吉祥的话语,不仅给节日增加了喜庆气氛,也代表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希冀。”王国强对记者说。 (记者 周晓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