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法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调查
 
标题导航
农用三轮车违法载客受处罚
虚开发票后果严重
代购消防器材 小心上当
2018年08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代购消防器材 小心上当



【案例】
  7月30日,家住高新区的黄女士接到朋友电话,称消防大队需要一批消防液让其帮助购买,并给了一个自称是“潍坊消防大队教导员”的电话,让其联系。黄女士联系后,对方又让她联系“厂方”,“厂方”称有货,交钱就可以发货,“消防大队教导员”让黄女士先垫款下午3时去消防大队拿钱,黄女士相信后通过手机银行给“厂方”提供的账号转账19万余元后,一直联系不到“消防大队教导员”才发现被骗。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对骗子账户进行了止付,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记者了解到,此类骗局多为团伙作案,组织化程度高,犯罪嫌疑人至少两名,分工明确,联合作案。其中一人冒充“消防大队长”“武警队长”等军警身份,自称购置单位物品,请求被害人帮忙代购,并承诺给被害人高额差价以诱惑实施诈骗。另一人则扮演供货商。此类骗局侵害对象往往是规模较小的民办企业或者超市,订购的物品多样化,有帐篷、消防液、相机、床铺、电机等物品。
【提醒】
  公安机关提醒,消防工作人员不允许为社会单位指定或变相指定购买消防产品。同时,要对陌生来电提高警惕。记者整理了五种冒充消防人员实施诈骗的常用手段,希望广大市民提高警惕。
  手段一:一些不法分子出版,盗版了各类消防书籍、图册和音像制品等,物色联络员派驻到全国各地,以诈骗手段高价推销这些劣质产品。
  手段二:不法分子去书店买消防方面的法律法规书籍,学习有关消防的一些专业术语,并制作可信度强、仿真度高的假证件、假文件冒充执法人员,对单位或场所强行检查,然后以场所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需要更换为由,推销不合格消防产品,或以消防检查不合格为由进行“高额罚款”。如果单位提出疑义,他们还会就“罚款”金额讨价还价。
  手段三:传真至单位带有消防部门公章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全市范围内的企业单位进行新的消防安全条例培训,并将培训费存入私人银行账号。
  手段四:打着“消防安全防火”等旗号,到处征收“押金”,并声称只要在一定时段内不发生任何消防安全事故就能全额退款。
  手段五:打着防火中心、消防宣传中心等旗号,主动联系市区单位,免费讲授消防知识,当讲座结束后,他们会拿出一些灭火器、防烟面具、救生绳等消防器材,进行推销。
  如遇到上述类似手段,企业及个人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细鉴别当事人的身份真假,查验好有关证件,并及时拨打110报警或致电消防部门“96119”求证,如果证实为消防诈骗行为,应收集好相关证据,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配合公安机关迅速破案。
     记者 宋树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