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路
一份总价40万元的天价菜单,这几天持续引发网友的围观。19日下午,上海长宁区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到店调查。记者从一位执法人员处获悉,目前基本确认“天价账单”是真实的。相关部门表示调查已开始,但“还没有结果”。 (9月21日 《钱江晚报》)
一例“鳄鱼尾炖汤”高达1.68万元,这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寻常食材上不了这样的餐桌,寻常客人也入不了这样的席,这就带来了一连串的疑问,到底吃了什么,坐了些什么人,谁请的客,为公还是为私? 饭店老板称,饭店是合法经营,所用的食材也符合国家规定,晚宴的参与者“没有什么领导,没有什么明星”。当晚吃饭的人中有迪拜人,但具体身份“不能向外透露”。关键问题被避开了,但监管部门恐怕不能这么随便,轻轻松松就放过。 不管本身合理不合理,这样一份菜单对社会公众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哪怕不存在任何违法违纪的行为,这样的消费行为,还是给社会提了个醒。我们该建立起一个什么样的消费观和财富观?我们该怎么对待奢侈消费的问题? 财富是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凭借金钱挥霍浪费公共资源的行为是可耻的,也是不公平的。出于公平起见,需要用一定的手段来调节这种消费,各国一般都会对奢侈品消费课以比较重的税赋,正是出于这个道理。这就需要税务部门、立法部门的介入。目前对豪华汽车等奢侈品,国家的税收政策是比较明确的,但对餐饮业的奢侈消费还处于空白,上海的这份天价菜单表明,吃的威力一点不比汽车小。 从价值观说,社会提倡勤俭节约、理性适度的消费观念,一定程度上的公共政策介入也有助于建立健康的消费观。道德价值观的软约束并不总是有力量的,需要硬约束,需要税收等公共政策进行调节。这不是为了剥夺支配财富的自由,而是为了调节社会财富,让社会发展更均衡。 调查清楚有没有违法违纪的问题,再厘清奢侈消费的问题。做到这些,才有助于平息社会争议,有利于整个社会建立起健康的财富观,让这种糟蹋社会资源的行为慢慢消失。(请作者与本报联系,领取稿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