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关注分数 更应看重品格
这10种行为容易惯坏孩子
 资讯
黄岭小学四措施保障经典诵读深入推进
侯镇一中:走进问题学生心里
“博爱?新纪元”云南省广南县骨干教师(干部)培训正式启动
民族中专举行
2019年09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分数 更应看重品格



  一直以来,一提起教育,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教学质量,或者是孩子的分数。很多人认为,分数不理想会影响孩子考入理想的学校,不能上理想的学校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对此,全国德育优秀校长、我市家庭教育名师、昌邑市石埠初中校长姜勇表示,教育质量不完全等于分数,家长们在关注孩子成绩的时候,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品格的养成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分数不是检验孩子是否优秀唯一标准
  时下,仍有不少家长依旧将成绩看成是检验孩子能力的重要标准。姜勇认为,家长的这种观念需要转变。“我们谈中国梦,就是要让孩子们从小有理想,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而不是千篇一律赶着孩子向同一个方向走去。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更要关注孩子的做人,关注立德树人,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姜勇说,对待孩子的成绩,家长应拥有一颗平常心,眼睛不能只盯着分数,应多去关注他们的成长。即便考得不好,也应平心静气给孩子分析得失,更多地关注其学习过程。同时,帮助孩子塑造健康的内心世界。
  “除了分数,家长更应当关注孩子的品德、习惯养成及感恩吃苦精神。用教育的话说,就是通过课程、课堂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即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正确价值观)。分数再高,学历再高,没有好的品德也是失败的人生。”姜勇表示,孩子的成长犹如一场马拉松,起点的高低不是最重要的,“终点”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焦点。关注“终点”,才能关注孩子的品格和德行,关注他们的心灵,确保其身体和心理健康。
培养孩子要因材施教,建立正确是非观
  为了落实培养孩子的任务,夯实教育孩子的责任,姜勇建议,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应当从以下几点关注孩子的发展。
  1、把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作为重要任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长担负着教育孩子的重任,要用自身的言行影响孩子,让孩子成为品德优良的人。
  2、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培养孩子,要因材施教,人尽其才,特别是孩子的兴趣不能抹杀,孩子的创新创意必须肯定鼓励。
  3、不要培养厌学、懒惰的孩子。“懒”是万恶之首,天道酬勤,如果一个孩子习惯懒散常发牢骚,他的学习也就没了效果。成功的人都是勤奋的人,勤奋是成功的金钥匙。
  4、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导师。夫妻关系不好,生活在家暴和没有爱的家庭中,孩子的人生注定是灰色的。
  5、松是害,严是爱,教育孩子不是溺爱和无限满足。让孩子有是非观,错就是错,对就是对,让孩子建立对错意识,分清善恶美丑,建立规则纪律意识,教育必须有惩戒,惩戒要有度,让孩子适度“碰钉子”进行历练,会是他一生的财富。  本报记者 张身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