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疾病中,自我的心理调节非常重要。乐观的生活态度,往往会减缓病症,甚至还能起到帮助恢复健康的作用。得了糖尿病也一样,患者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健康的恢复。 潍坊盛德内科医院斯坦利糖尿病中心博士李长红介绍,患者确诊糖尿病后,要勇敢面对,采取科学的治疗方式,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病与非病的切身体验让每个热爱生活的人都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健康。倘若生活方式不合理,比如饮食没有规律、工作压力大、经常喝酒抽烟等,长此以往,身体的胰岛功能会越来越差,胰岛素抵抗越来越严重。有的人进入了糖尿病前期而不自知,有的人确诊了糖尿病而惊慌失措。对于突如其来的病情,大多数患者往往充满焦虑。还有的患者在确诊后,依然我行我素,不去正面对待病情。 大多数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经历从不愿意接受现实、心中压抑,再到情绪悲观的心理斗争过程。最后,有的患者接受病情并积极治疗,而有的患者却在继续逃避或者不知所措中度过。在现实面前,只有正确对待,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才可以帮助患者少走弯路,尽快投入治疗,控制好病情发展。 “为什么是我呢?我又没做什么坏事,我怎么就得了糖尿病?肯定是医生搞错了!”伴随着对病情的否定,患者心中的怒火难以抑制。当“侥幸”真的变成“不幸”时,对患者的心理冲击是很大的。而情绪的变化会根据个人心理预期和承受能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自我感觉一向良好的人,接受起来相对会困难一些。平时身体有预警、个人有预感的人接受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李长红介绍,既然确诊了,就只能接受得病这个现实。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病情的讨论了。“很多患者心里会想,这个病刚被查出来,是不是还不严重,没什么大碍吧?”“我没有那么严重,症状轻微,为什么非要我住院治疗?”李长红说,糖尿病不能轻视,这部分人血糖较高,如果控制不好,会引起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或者是视网膜已经发生病变,发展下去很可能会失明。 在潍坊盛德内科医院斯坦利糖尿病中心医护人员和运动师、心理师的指导下,患者能学会血糖监测的方法,掌握适合自己的饮食和运动方案,情绪也会得到较好的管理,灿烂的笑容又找回来了。患者们发现,原来得了糖尿病,一样可以拥有正常的生活。 记者 邓永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