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调查
 
标题导航
心有智慧 向爱而生
多肉“手指”牵动我的情思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019年12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有智慧 向爱而生



  从教30年,她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从教30年,她愈发珍惜与学生相处的时光。对于寒亭区朱里街道前朱里小学四年级班主任王玲芝来说,给予学生一份以关怀为起点,以理解为基础,以尊重信任为核心,以严格要求为原则的爱,才能让孩子幸福而茁壮地成长、成才。

答疑解惑,向贫困生家长讲解资助政策
  孙妮原本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生,以前穿的校服干干净净,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个人卫生收拾得整洁利索,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能及时完成各科作业……可是入冬后,细心的王玲芝发现,这个孩子的精神面貌变了,上课走神,作业不认真写,衣服长时间不洗,头发也乱乱的……为此,王玲芝决定进行一次家访。
  “我和她家人说了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在学校里的表现后,孩子奶奶的眼圈就红了,看得出孩子爸爸的心情也很沉重,但他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家里最近遇到了一些事情。因为孩子在旁边,我也没多问。”王玲芝说,不久后,孩子爸爸给她打来电话说,家访时有一些事情当着老人和孩子的面不好提起。原来,孙妮的妈妈被确诊为乳腺癌,她认为治这种病最后会人财两空,家里本来就不富裕,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2岁,想省下钱留给孩子。后来经过家人的劝说,她的妈妈在医院动了手术,术后进行了化疗,也就没时间管孩子了。
  得知这一情况后,王玲芝第一时间向家长讲解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资助政策、资助条件、资助流程等,并把孙妮纳入了资助范围。500元的生活补助很快打入了孙妮的卡里,孙妮也渐渐重拾了对生活的自信,对学习的热爱。“学生资助是一项工作量大,又非常细致的工作。解答疑惑、指导填表、家访等这些事都要去做。”王玲芝说,作为学校的资助管理员,多年来她一直大力宣传资助政策,决不漏掉一个符合条件的学生,让教育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支招家长,帮助懒散孩子寻到劳动乐趣
  在王玲芝的班里,曾有个叫小玉的孩子,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父母把所有的爱毫无保留给了她,不让她受一点委屈。直到有一天,妈妈忘了给她收拾书包,孩子张嘴就是一句:“你为什么要生下我?”这让妈妈的心沉了下去。
  在王玲芝看来,教育绝不仅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孩子,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懂得爱。在得知此事后,她与小玉的妈妈进行了多次沟通,并为其制定了一套改进方案。在家中,小玉的父母要帮助孩子让其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让她从小事做起,帮忙做家务,在劳动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同时家长要学会拒绝,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给予引导和纠正,绝不能一味迁就孩子。在学校里,王玲芝会刻意安排小玉多做一些劳动,如帮助老师搬作业本、打扫办公室的卫生等,借此激发小玉的劳动兴趣,培养她的劳动自觉性。
  几个月之后,小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学校里成了爱劳动积极分子,还被同学们选为劳动委员;在家里,成了父母的得力助手,不但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还主动帮爸爸妈妈干了很多家务活,完全没有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毛病。
  “有智慧的爱,应该是让孩子在体验中感悟、反思和成长。”王玲芝说,她深知孩子的成长需要实践和体验,所以在从教30年里,她坚持给予学生一份以关怀为起点,以理解为基础,以尊重信任为核心,以严格要求为原则的爱,让他们幸福茁壮成长。文/图 本报记者 张身率 通讯员 杨建华 王兴健 王洋洋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