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于国源 明代的唐伯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以诗画闻名,更兼风流不羁恃才放旷,留下许多诸如唐伯虎点秋香之类的轶事。当年,为了追到秋香,唐伯虎卖身华相国府上做书童,除了抱得美人归,还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在他的辅导下,华府两位公子的作文水平大有长进。 古代的学生写作文以诗为主,华相国爱子心切,专门请来师爷辅导两位公子写诗作文,无奈教了三年还是一塌糊涂。后来,遇上了唐伯虎,短短几个月就开了窍。 试看华公子做的诗:“花影日头温,花影水脚冷。其花比其人,同此冷温境!”唐伯虎对于这样的诗自然是看不上眼的,他却没有一棍子打死,拿起红笔大删改,而是巧妙地换了几个字,就把这首诗改成了一首意境不错的诗:“日上花影温,月来花影冷。将花比世人,同此炎凉境!”相对于原诗,不过是把同义词换了个说法,就点石成金了。 华公子的另一首诗《雨后看云》是这样的:“今朝隔壁雨霏霏,坐在新晴一钓矶。太上老君何事急,白云归去马如飞。”华公子的“今朝隔壁”其实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昨晚”,原本要用“昨夜雨霏霏”,但因须作七言绝句,少了两个字,便用“今朝隔壁”替换“昨夜”,但这一句的意思就不通了,唐伯虎把这个词语换成了“山中隔夕”。“白云归去马如飞”这句,华公子想表达出白云被风吹得飞快,迅疾如马奔跑,唐伯虎觉得这样的想象很好,只是表达出来有些逻辑问题,于是改成了“白云如马逐空飞。”这首诗改成:“山中隔夕雨霏霏,今日新晴坐钓矶。天上不知何事急,白云如马逐空飞。” 经过唐伯虎的点化,两位华公子的诗文突飞猛进,不管当时是出于何种目的,才子唐伯虎还是颇谙教育之道的,他首先肯定了学生的思想和他们要表达的意思,而不是彻底否定,完全换成自己的东西。在《唐祝文周四杰传》中,也阐述了这个道理:“因为原来的师爷一边改,一边摇头,一枝红笔把全部的字都删掉,学生就痛恨作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