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5月24日7时23分,在山东济宁市微山县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5.23度,东经116.59度。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8次,最大地震是2020年2月18日在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发生的4.1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138公里)。这里说一说地震时应该如何避险。 ◆提醒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根据有关部门提醒,市民平时就要注意学习有关地震避险的知识。 首先,市民应该准备好避灾紧急生活备用品。比如易于存放、方便食用的食品、饮用水;应急灯和应急电源;便携式收音机、锤子等生存工具;一些简便并可以防寒的衣服、内衣裤、毛巾、手纸、手套等生活用品;治疗感冒、肠胃病以及外伤包扎的药品和急救医药品。 其次,记住一些地震的逃生原则。地震时遵循蹲下、掩护、抓牢的避震方法,身体应蹲下,尽量蜷曲,降低重心,同时抓住附近桌腿等牢固的物体。多次地震案例表明,地震中最危险的时刻是在晃动最为强烈时,在房屋里的人试图强行逃出房屋或在外面的人返回房屋试图抢救同伴及某些物品等。这些举动会加大被坠落物体砸死、砸伤的几率。地震时如果人在室内,应该就近躲避,震后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避震时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或是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也可选择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地震时如果在室外,应当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 逃生最佳路线为“停—跑—停”。地震其实是有规律的,一次震动袭来,先是纵波上下动,后是横波左右晃,短的一二十秒,长的持续一两分钟,之后便会有短暂的平静期。间隔时间越长,说明震源离人越远。因此,当房子晃动的时候,市民可以躲在安全的地方,不晃的时候往下一个地点转移,在下一次震动来袭之前,躲在新的可藏身的安全之处,直至从屋内转移到屋外,从不安全的地带转移到安全的地带。 此外,火灾是地震最常见的次生灾害之一。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家里做饭,请立即关火并逃离现场。 本报记者 宋树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