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广角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微信视频开庭 调解继承纠纷
酒后驾车 打算“闯关”上高速
摄影工作室帮忙雯雯圆梦拍写真
2020年08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信视频开庭 调解继承纠纷



  8月28日,记者从诸城市人民法院了解到,该法院速裁团队日前首次使用微信视频开庭,成功调解一起法定继承纠纷案件。在庭审过程中,法官允许案件当事人以微信视频方式在国外参加庭审,避免了来回长途奔波,为当事人降低了诉讼成本,极大地方便了案件当事人。
一被告身在国外,通过视频连线参加庭审
  诸城市林家村镇的王某与刘某系夫妻,生前有农村房屋一处。在两人相继去世后,六名子女就该套房屋的继承问题发生纠纷,一直无法达成共识。今年6月份,小儿子起诉至诸城法院。对法官来说,这是一起既普通又特殊的继承纠纷案。说它特殊,是因为作为被告之一的王某某远在新加坡务工,没有时间回国,给法院送达和庭审的正常进行造成了很大阻碍。
  立案后,该案件被分至速裁团队审理。承办法官在了解本案情况后,通过多次通话详细了解了各当事人的意见,发现各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不是很大,便决定以调解来处理本次纠纷。“考虑到王某某远在新加坡,回国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太高,为最大限度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我们决定利用科技法庭和视频聊天等手段,以微信视频方式让王某某在新加坡‘参加庭审’。”承办法官杨宁说,这也是该法院首次使用远程视频的方式进行庭审,该意见得到了各当事人的一致同意。
降低了当事人诉讼成本,提高了办案效率
  “鉴于王某某身在异国的特殊情况,在征得你们同意的情况下,本次开庭采用网上远程视频方式进行……”在庭审正式开始前,法官与当事人确认网络庭审事宜。法官通过微信与被告王某某接通了视频,并将视频信号同步连接到庭审录播系统,在大显示屏上同步播放王某某的视频画面,让在场的当事人及旁听人员都能实时看到、听到。
  在庭审过程中,承办法官依照法定程序核对当事人的身份证件、确认双方信息、查清案件基本事实,充分保障当事人陈述、举证、质证、辩论等权利。每一个环节,承办法官都会反复询问视频对面的王某某,确认其看清楚每一份证据材料、听清楚各方口头陈述之后,再进行下一环节。庭审最后,法庭征询双方意见,提出调解方案,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因为需要再三确认王某某的意见,庭审过程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开完庭后,工作人员通过微信视频向王某某宣读了法庭笔录,让其进行视频确认后,将调解协议制作成民事调解书送达各方当事人。
  诸城法院此次首用微信视频开庭,既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又提高了办案效率。
 文/图 本报记者 隋炜凤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