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九曲巷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隔辈亲
心上有洞的人
浅秋
蝉声入耳
绝处求生
2020年09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蝉声入耳



 朱素荣
  蝉的声音实在算不上悠扬,你听:“知了知了,知了知了……”我觉得,世上第一难听的声音当属录音机里正在播放优美的旋律,忽然磁带被卡住,发出尖锐刺耳的声响,简直是对耳朵的百般蹂躏;第二便是午间小憩时,窗前树枝上那单调的蝉鸣,无休无止,叫得人心火“蹭蹭”往外冒。
  大人厌恶蝉鸣,孩子们却对蝉钟爱有加。因为蝉,夏日的时光多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小孩子是没有午休概念的,烈日炎炎,也挡不住他们寻蝉的脚步。吃罢午饭,手背一抹嘴巴,便一人拿根长竹竿,一人带个小布袋,顶着毒辣辣的火球去捉知了了。
  粘知了的竹竿顶端有一团面筋。麦收时节,孩子会将晾晒着的小麦抓一把塞在嘴里使劲嚼,将半干的麦粒嚼出白色的汁液来,然后一点一点地用牙齿沥出,再吐出嚼碎的麦粒,反复揉搓,形成面筋。那面筋的黏性很大,是最得力的捕蝉工具。
  捕蝉也需要团队合作,通常我执竿,小弟观战,捕获的猎物由他代管。我们将头仰成90度,侧耳辨声,眼耳并用。锁定目标后,我屏住呼吸,将竹竿轻轻地移动,像极了正在猎食的螳螂。离目标越来越近了,我的手心冒出汗,心也加快跳动,当竹竿接近蝉的翅膀,迅速出击,将蝉牢牢粘在面筋上。竹竿下落,小弟早已立在竿前,将拼命挣扎的蝉捉在手中,麻利地掐断双翅,一只肥硕的蝉就稳稳地落入了小布袋。
  长大后,我知道了蝉的经历,饮黄泉、食甘露,默默承受暗无天日的生活五六载,它们不折不挠、锲而不舍,只为有朝一日飞上枝头,放声歌唱。我动容了,蝉鸣也变得没那么让人讨厌,那不只是蝉鸣,还是生命的精彩绽放。
  做一只不起眼的蝉吧,即使生命短暂,也要为那一季的风光去拼搏,去进取。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