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政事
 
标题导航
拟按建设进度分六个控制节点
潍坊天气预报
服务·生活
我省出台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方案
全面建立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
2020年11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面建立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



  本报综合消息 11月20日,国新办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以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等相关负责人介绍推进健康扶贫和医保扶贫,确保贫困人口医疗有保障有关情况。陈金甫在会上介绍,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从医疗保障全流程优化政策设置、加强政策衔接,不断完善综合保障梯次减负政策格局。
  一是公平普惠发挥基本医保主体保障作用。统一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体提高农村居民待遇水平,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水平接近70%。着力减轻贫困人口门诊慢病费用负担,全面建立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截至今年10月,超过6000万“两病”患者从中获益。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负责人樊卫东表示,从保障效果来看,符合条件的门诊“两病”用药报销比例都达到了50%以上。他说:“在此基础上,贫困人口大病保险的起付标准降低到了当地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了65%。部分地方还在进一步做实相应的工作,报销比例可能还高于65%,达到更高。”
  二是增强大病保险保障能力。在普惠性提高大病保险待遇水平基础上,对贫困人口执行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全面取消封顶线的倾斜支付政策。2019年,全国大病保险惠及316.3万贫困人口。
  三是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贫困群众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偿后的年度救助限额内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负担仍较重的还进一步加大救助力度。贫困人口住院和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经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后,实际报销比例稳定在80%左右。
◎相关新闻
职工大病患者符合条件将纳入救助范围
  本报综合消息 日前,国家医保局对相关政协提案提出的“职工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保障”公开答复,明确将统一规范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条件,及时将符合救助条件的职工大病患者纳入救助范围。
  国家医保局在回复中提出了完善职工医疗保障相关制度、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衔接以及完善药品采购及供应机制等三方面内容。
  此外,对相关政协提案提出的“对结核病人实施单病种付费政策”进行公开答复时明确,将结合支付方式改革,鼓励地方探索单病种付费,并及时总结试点经验,不断完善医保支付政策。
  在完善职工医疗保障相关制度体系方面,目前,职工医保在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在80%左右,封顶线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左右。各地根据医保基金收支情况,健全门诊慢性病、特殊疾病保障机制,把一些病期长、医疗费用高的慢性病、特殊疾病门诊医疗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同时,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也在各地普遍建立。国家医保局明确,企业为员工支付的补充医疗保险费,在不超过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职工或因高额医疗费用负担致贫返贫的困难职工均可申请获得相应救助。
  国家医保局明确,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健全救助对象及时精准识别机制,统一规范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条件,及时将符合救助条件的职工大病患者纳入救助范围,提高救助精准性。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