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2021潍坊两会 |
第03版
2021潍坊两会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市要打造区域性医养健康高地,开展医疗能力提升行动。3月24日,参加两会的市政协委员们纷纷围绕加强基层儿科建设、提高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全民健康、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文/图 潍报全媒体记者 刘燕 赵春晖 崔向东委员 加强基层医疗儿科建设 观点:目前基层医院的儿科“软件”建设相对薄弱,设备短缺、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儿科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基层医院进一步改善服务和提高水平的“瓶颈”。 建议:要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儿科设备投入力度,配备配全儿科急救药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儿科服务能力建设,定期进行基层儿科常见和多发急危症的急救培训,提高基层儿科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能力;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发展激励机制,大力吸引医学毕业生和优秀人才到基层工作;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做好学术科研工作。 李振吉委员 提高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 观点:近年来,全市中医药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建设规模、学科建设、设备配置、人才培养各个方面,都居全省前列。但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尚不能完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建议:我市研究制定规划,推动全市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政府层面制定相关政策,为基层医院引进中医人才;设置专项资金,制定计划,每年对基层中医人员进行培训;引进高端人才来我市定居工作,鼓励医疗单位与上级医院联合,从整体上带动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鼓励各级医院积极创建重点专科;政府制定相应规划,在机关、社区等推广中医知识,普及治未病的理念。 葛相军委员 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观点:目前全市依旧存在医疗资源分布和供需匹配不平衡等问题,需要把优质医疗资源沉到底、扩到边,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打造健康共同体。 建议: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分级诊疗体系功能。依托互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培训等,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院传导和下沉。基于现有或在建的系统,按需补充并连接“医疗、医药、医保”体系内各类信息化平台。构建智慧医保精细化管理及支付方式改革的信息化工具体系。推进医养结合,构建数字化的健康维护体系。 李峰委员 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 观点:目前我市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明显,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相比之下,人才队伍建设的滞后,已经成了制约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建议: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合理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岗位比例。制定合理的人才需求计划,改进基层医疗人员招聘办法,探索灵活用人机制。与医学院校合作探索医学生定向培养模式,实行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与就业。探索基层卫生人才使用和管理新路径新方法,吸引人才服务乡村。为基层医务人员减负,提高人才使用效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