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十天发现50例感染者与国外变异病毒高度同源,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
|
|
据广东省卫健委网站消息,5月30日0时至24时,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0例(其中16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广州报告18例(其中1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佛山报告2例(均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深圳报告2例,佛山报告1例。十天时间,广东全省已发现感染者50例,且已出现5代传播个案。 存在两条传播链 分别是印英变异毒株 5月21日,广州市荔湾区本土新增1例确诊病例、深圳市盐田区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揭开了广东省新一轮疫情的序幕。这两地疫情均与境外输入有关,这已是广东经历的第七次境外输入关联本地疫情。 5月21日,广州荔湾区一名75岁的阿婆郭某被确诊为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在其体内发现了印度变异病毒株。据广东省卫健委公布的流调梳理,郭某近期没有到过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没有境外旅居史,发病前14天一直在广州生活,日常的主要活动轨迹都围绕在自家。5月30日下午,在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陈斌通报,5月21日以来感染者中已检测的基因测序结果高度同源,均为印度发现的新冠变异株。 同样地,5月21日深圳市盐田区在该区国际货轮登轮作业人员例行检测中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穆某;之后几天,深圳又新增6例与之相关的无症状感染者。针对目前深圳出现的疫情,相关疾控部门表示,其中有5例是感染了英国出现的变异毒株。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表示:“全世界的疫情整体还没有结束,现在印度的情况我们要警觉起来,日常的防护不能少,疫苗也要好好打。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出现五代传播个案 传播力强且速度快 记者梳理传播途径可以发现,无论是广州的印度变异株还是深圳的英国变异株都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力强的特点。 “传播力强,体现在通过吃一顿饭,短暂地非直接接触,就能造成传播。”5月27日下午,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指出,传播速度快是此次疫情和以往疫情最大的不同。 在广州,“又一间”茶点轩服务员姚某未戴口罩为郭某(首例确诊病例)送餐就感染了;宋某与郭某同时在同一间茶点轩吃饭而感染;宋某探亲戚一起吃饭传染给了侄女;宋某的11岁孙子在托管班传染了同学;宋某到酒店吃早茶传给了另一位;宋某的儿媳到佛山培训传给同事;培真小学的家长感染……广州疫情在不到十天的短短时间内,已经出现了5代传播个案。 在深圳,6名新冠感染者在5月17日同时参与了同一艘国际货轮“东方温哥华”的作业。而在深圳传染链上,5月26日新增的2例无症状感染者,与盐田港区国际货轮作业并没有直接关联,仅仅是与此前一例感染者住在同一社区而感染。 随着时间发展,这一传染链进一步延长,出现跨地区传播。27日,佛山筛查发现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此前广州市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 面对各类变异毒株 疫苗目前仍然有效 随着各类变异毒株在中国出现传播,有人担心,现在施打的疫苗,是否能对变异后的新冠病毒形成有效防护? 有网络传闻称,本轮疫情的广深两地感染者中,有人已经注射过疫苗。在深圳盐田港工作的感染者,其中数人曾登上国际船舶作业,按规定,此类重点人群年初就应优先接种新冠疫苗。 深圳某港口物流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从2021年开始,公司所有的外勤人员都陆陆续续打了疫苗,“算是强制的,大家应该都打了,应该不会有漏网之鱼”。深圳的盐田港出现的首个病例,就被要求每七天接受一次核酸检测。5月20日,他在初筛中被发现,次日通报为无症状感染者。 多位疫苗领域专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没有任何一种疫苗能保证接种者100%不被感染。即便感染也只是概率问题,并不代表疫苗失效或是质量不好。只要接种了新冠疫苗,就算成为感染者,发展成重症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快一点接种。”因为新冠病毒始终会变异,要防止完全能够逃脱免疫的变异株出现,就要先阻断传播,不让它再继续变异。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