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门先检查 每天勤消杀 |
幼儿园、培训机构严格落实防疫措施,为孩子们筑牢安全防线 |
|
|
幼儿园工作人员对教室课桌进行消杀。 |
|

|
|
教育机构人员密度相对较大,如何在保障日常教学顺利进行的情况下,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各项要求和措施,成为当前各教育机构的重点任务。8月9日,记者走访城区多家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了解到,他们都严格按照相关防疫要求,落实测温、消杀等防疫措施,为孩子们筑牢安全防线。 □文/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超 图/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驰 记者探访 幼儿园 加强入园检查和消杀 8月9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高新区圣吉米幼儿园,园门口设有“所有幼儿通过测温通道入园、前后间隔一米以上、体温正常可进入校园”等提示牌。记者进入时,除了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还进行了登记。 在大班一间教室内,十余名小朋友相互间保持一米间距,正在进行每天的诵读课程。课后,老师们迅速拿出消毒水,对小朋友触摸过的玩具、钢琴等教学用具逐一消毒,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我们每天至少进行6次大环境的消毒工作。”该幼儿园园长施锐告诉记者,每天前来配送食物的车辆和工作人员,也要出示相关消毒记录,确保饮食安全。 在经济区香岸幼儿园,老师们会对小朋友的鞋底进行消毒,然后测量体温和检查口腔,无异常后方可入园。小朋友如厕、洗手时均自觉保持安全距离。 校外培训机构 配备消毒灯,及时消杀 在奎文区睿星教育培训机构,记者看到门前设了一张桌子,标有“戴口罩、测体温、健康码、登记”等提醒语。记者经过测温、验码、登记后,进入该培训机构。除了每间教室均配备紫外线消毒灯以外,每天中午和晚上学生离校后工作人员会及时消杀。此外,该机构的老师还在卫生间放了艾草,尝试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我们为了减少人员聚集,按照相关防疫要求暂时不对家长开放参观。”该培训机构负责人刘静说。 “我们现在每天都会统计家长及孩子的身体情况等,对于有过中高风险地区出行经历的,必须提供核酸检测证明和健康码。”小海豚口才教育金都校区校长李菡静告诉记者,他们每天还会对进入教室的老师、学生和家长测量体温,并对教学环境及时消杀等。 市民反响 每天接到老师提醒 各种防疫措施到位 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在奎文区北苑实验学校附设幼儿园上学,虽然目前还在假期中,但老师们每天都会根据相关通知要求,在班级群内告知家长最新防疫信息,并及时了解家长和小朋友的外出情况和个人身体健康情况,非常负责任。 张先生表示,据他了解,尽管还没开学,现在幼儿园每天都会安排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做好消杀工作,这让他很放心开学后孩子在幼儿园能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也很期待早日入园。 “孩子在小海豚口才教育金都校区学习。老师每天都会提醒我们家长共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会教一些生活常识,例如七步洗手法等。”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老师会提醒孩子佩戴口罩,机构内严格消杀,她很放心。 专家点评 人员防控必不可少 达到条件及时打疫苗 8月9日,潍坊卫恩医院院长魏春华表示,对于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来说,人员防控是非常必要的。公共区域等重点场所进行环境监测、通风换气和消杀工作也尤为重要。 魏春华表示,按照现在的疫情传播情况来看,此次“德尔塔”毒株特点是病毒载量大,传染性强,病情潜伏期短,改变了以往“密接者”的概念。因此,戴口罩、勤洗手、保持间距、少聚集,环境消毒等环节非常有必要。此外,应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如果达到相关条件,建议家长们积极带孩子及时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
|